說好的11%變20%?越南遭特朗普關稅“背刺”
據外媒報道,越南原本以爲與美國已達成初步協議,將顯著降低關稅水平,但在最後關頭,美國特朗普卻決定提高稅率。
雖然特朗普上週在社交媒體上稱越南領導人蘇林已接受協議條款,但據多位熟悉談判的人士透露,越南政府迄今未正式接受這一關鍵內容。雙方均未公佈正式文件,令人懷疑是否真正達成協議,而白宮正試圖證明與衆多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正在取得進展。
特朗普7月2日在Truth Social上宣佈這份框架協議,時間距離白宮自定的7月9日談判截止日僅有幾天。當時,這是特朗普政府爲避免執行“對等”關稅威脅而達成的第二份協議,儘管他曾聲稱在4月已“達成200份協議”。
按照特朗普在帖子中的說法,越南出口將面臨20%關稅,低於4月宣佈但暫停執行的46%稅率,或在貨物原產於第三國時徵收的40%稅率。作爲交換,特朗普表示越南將“向美國開放市場”,允許美國產品以零關稅進入越南。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這則消息在越南引發強烈反應,因爲越南談判代表並未接受20%的稅率,他們據稱同意的水平約爲11%。特朗普在與未直接參與談判的蘇林通話時,直接無視這一數字,單方面宣佈將關稅提高近一倍。
一位與越南及其他亞洲國家有合作的華盛頓說客指出,連美國內部一些知情人士也感到意外,形容越南方面的反應是“驚訝、失望與憤怒”。一名白宮助手則堅稱越南在通話前已瞭解關稅水平,稱兩國貿易團隊基本敲定細節,領導人通話只是“最後拍板”。
然而,迄今雙方均未公佈包含這些稅率的最終協議文件,也未正式批準協議。外界不清楚新稅率將何時、是否生效。
美國前代理副貿易代表溫迪·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這種做法只會加劇不確定性,讓人質疑即便以爲協議已談成,特朗普仍可能隨時推翻,並強調此次似乎完全是美方單方面做出的公開調整。
特朗普對貿易談判的緩慢感到不滿,並稱自己更願意直接發函告知關稅水平,而不是與“全世界各國艱難談判全面協議”。他在白宮表示:“一封信就意味著一份協議,我們不可能與200個國家逐一會談。”
本週,特朗普向其他亞洲國家發佈新關稅決定,包括對菲律賓也徵收20%稅率,並計劃自8月1日起生效,但未包含越南希望在原產地規則方面獲得的讓步。
自特朗普公開關稅計劃後,河內幾乎沒有發表公開評論,僅有越南國家媒體在7月2日報道中稱,特朗普與蘇林的通話促成了一份“公平、平衡、互惠的貿易協議聯合聲明”,但未提及具體稅率,聲明至今也未公佈,這可能反映河內對特朗普破壞原協議的失望。
此事引發地區專家擔憂,認爲可能破壞兩國自越戰結束以來數十年重建的外交關係及日益增長的經貿往來。數據顯示,自2001年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以來,美越貿易額從2002年的29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逾1390億美元,越南已成爲美國第六大進口來源國。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也注意到這場關稅風波,美國貿易伙伴的焦慮與日俱增,認爲他們在與一位可能隨意改變談判結果的總統打交道。
曾在老布什和比爾·克林頓政府時期負責貿易事務的前助理貿易代表哈里·布羅德曼(Harry Broadman)評論說,特朗普的做法削弱了談判代表的公信力,當其他國家看到協議可能隨時被推翻時,會質疑“我們爲什麼要浪費時間與你談判?怎麼確定這裏談妥的條款就真的是最終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