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對普京的意圖缺乏共識!北約或幾年內被俄試探底線?
在北約峯會結束後,特朗普與歐洲領導人在普京的目標上仍存在分歧。對特朗普而言,普京是一個正在尋找退出俄烏衝突血腥三年之路的人。但北約祕書長呂特警告稱,如果北約不加強防禦能力,俄羅斯可能在三年內對某個成員國發動攻擊。
成員國大多同意了美國提出的將國防開支提高到中國生產總值5%的要求。特朗普曾嘲諷北約是一個“騙局”,但此次他的態度有所轉變,甚至與呂特建立了“父子情誼”——後者將特朗普比作一位嚴厲的“父親”,管理著他的地緣政治下屬們。
然而,這場於當地時間週三結束的峯會,也凸顯了美歐在如何看待俄羅斯軍事目標問題上的巨大分歧。
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部分議員近期對俄言辭趨於強硬,認爲普京並無誠意談判。特朗普在記者會上仍表示,普京“可能”對烏克蘭以外的領土有野心,但他堅稱,受困於人力與物資損失的普京“希望儘快結束這場衝突”。
國務卿魯比奧也附和了這一觀點,稱美國暫緩對俄新制裁,部分原因是爲了保持對話渠道。
然而,北約高層的態度截然不同。一位高級官員在週二的簡報會上表示,普京對停火或真誠談判毫無興趣,其野心遠不止控制“某些行政邊界內的領土”,而是要將“政治意志”強加於鄰國。呂特更是將俄羅斯的威脅上升到生存層面,警告稱若不立即投資國防,俄羅斯可能在三年、五年或七年後試探北約的底線。
美國並非北約內唯一對俄持樂觀態度的國家。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週三對記者表示,俄羅斯“不足以對北約構成真正威脅”。但作爲北約最大貢獻者和最強大成員國,美國的立場仍是各成員國的關注焦點。
北約週三發表的聲明中提到“俄羅斯構成的長期威脅”,試圖淡化內部分歧。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則批評北約以虛構的“俄羅斯威脅”爲由榨取民衆血汗錢。
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安全倡議副主任、前英國外交官迪金森(Philippe Dickinson)指出,西方盟友對普京的目標缺乏共識將令未來結束衝突的外交努力複雜化。他說:“達成和平協議不能僅靠特朗普與普京的私下交易,歐洲必須參與,盟友間需就普京的真實意圖達成基本共識。”
迪金森認爲,儘管歐洲領導人或許尚未放棄改變特朗普對俄看法,但北約峯會的主要目標只是避免公開破裂。
然而,關於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實質性討論明顯缺失。迪金森表示:“峯會未能制定對俄戰略,這是一項重大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