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今董事會 全球緊盯
台積電董事會11~12日移師台南,在3奈米與5奈米先進製程重鎮召開兩日會議。市場聚焦四大議題:2奈米製程疑涉外洩案進展、高雄2奈米廠建置與產能時程、對美投資與關稅情勢下的因應,以及與英特爾合作新模式的傳聞。
2月12日台積電董事會曾移師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區;3月3日總裁魏哲家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後,台積電宣布將美國投資規模提高至1,650億美元。
近期晶片關稅政策輪廓逐步明朗,本次董事會除股利與資本支出議題外,是否就美國擴產與先進封裝據點調整時程與金額,備受關注。
針對2奈米製程外洩案,國發會主委、台積電董事劉鏡清表示,董事會將就案情進行說明;目前由檢調及國科會介入調查,持續釐清動機與目的。外界憂心是否牽動台積電在日本的投資布局,劉鏡清指出兩者無關,並強調半導體屬全球分工:台灣在製造領先、日本在特用化學具優勢,美國亦掌握多項關鍵技術。
市場亦傳出台積電可能入股英特爾,以深化在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的協作,並在美國本土形成更緊密的產能聯盟,以分散高關稅與供應鏈重組風險。業界評估,在AI需求高速成長與政策推動在地製造的環境下,跨國結盟將成常態,此議題預料也將列入董事會討論。
南部半導體S廊帶方面,台積電南科園區已形成全球最大先進製程聚落,涵蓋5奈米、3奈米至即將量產的2奈米節點。高雄楠梓園區納入南部營運體系,定位為2奈米關鍵生產基地。一廠試產並籌備量產,二廠完成主體並展開裝機,三廠在建之中,四、五廠規劃待動工。台南與高雄透過產線與供應鏈緊密連動,構築南台灣高科技廊道。
外界推測,董事會期間不排除順道赴高雄視察,以掌握N2產能爬坡與建廠進度。
法人亦關注美國製造成本、設備交期、人力與電力等資源能否如期到位,將左右擴產節奏;同時,高關稅與出口管制不確定性,可能促使大客戶加速在美下單、並在台分散風險。台積電如何在兩地資源間進行最優配置,成為後續觀察重點。
市場預估,本次董事會預料聚焦四主軸,包括N2保密治理、美國投資規模與節奏、潛在策略結盟,以及南台灣產能進度。若會後就美國投資與N2量產節奏提出更具體結論,將直接牽動AI供應鏈走向與台灣半導體生態的下一步。此外,會議選在台南亦具象徵意義。該科技廊道集結5/3/2奈米產線,有利經營團隊就產能爬坡、良率與供應穩定性進行現場驗證與溝通,強化決策與執行的即時性。
(相關新聞見A3)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