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談判未完 爭取不疊加
台美談判持續推進,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1日直言,美國歷年都很關注台灣在汽車、農產品上的非關稅壁壘,是與美國談判過程中的「必考題」,政院為兼顧四大原則與降低關稅致力磋商、拿捏,並致力爭取與歐、日般不用疊加稅率。
她並表示,後續談判除降稅率、擴大供應鏈合作,還將為赴美投資的科技業者打造合理公平的環境,近日會邀高科技業者溝通研議。
鄭麗君強調,台美談判尚未完成,一是時程因素,二是美國232調查結果尚未出爐。台灣是美國第六大貿易逆差國,9成逆差金額與半導體、資通訊產品、電子零組件等與232條款高關聯、複雜程度高,且是美國戰略產業,雙方需要更多時間溝通232條款相關議題跟供應鏈合作。
鄭麗君自美返台後11日首度攜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人召開記者會,楊珍妮明白指出,東協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跟美達成98.4%至完全開放市場協議,在汽車、農產品等領域給出承諾。
鄭麗君則重申,談判有正向發展,雙方肯認談判有階段性跟持續性進展,並達到一定共識,20%只是「暫時性」稅率,且會持續磋商。她還說,政府與談判小組願與外界有更多說明、願盡快到國會就談判進度進行報告。
至於談判進度,鄭麗君表示,上周在7、8日都有與美方進行視訊會議,也主動找美繼續洽談,後續談判隨時可能啟動,美財長貝森特有提到大致在10月底,但了解產業界壓力,會盡快完成。
鄭麗君指出,20%不是政府的最終目標,後續目標將致力磋商232條款與供應鏈合作、爭取更好更合理對等稅率,也爭取與歐日般不用疊加稅率。至於外界關注的投資計畫,近日會邀高科技業者溝通研議。
楊珍妮則指出,美國啟動關稅談判是為降低對外貿易赤字,因此各國談判目標就是貿易與投資優先,並以日韓歐達成協議為例,日韓歐等國都有達成232優惠待遇,關鍵應是其鉅額投資計畫,尤其韓國總統李在明下周預計訪美與川普宣布後續投資計畫。市場關注,韓國企業投資規模,可能成台灣後續談判與赴美投資的標桿。
至於受衝擊嚴重產業,龔明鑫表示,如工具機疊加稅率後關稅24%,較日韓德等對手15%高出許多,會對這些受創嚴重產業給予個別、特定協助與支持方案。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