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攻擊美聯儲的最終意圖:將其打造成第二個“共和黨專屬”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最持久的遺產是成功讓共和黨人在最高法院佔領多數,在他第二次執政期間,他的目標是在美聯儲做同樣的事情。
然而,與經過數十年形成的最高法院黨派兩極化不同,美聯儲仍然以重視共識和數據依賴爲核心。這不僅體現在機構結構上,也體現在其他工作人員身上,包括特朗普本人任命的成員。除非他們全部服從,否則白宮將面臨一場激烈的控制權之戰。
本週試圖解僱理事庫克是特朗普對美聯儲二元論的必要第一步:即他任命的人將按照他的意願制定政策,而那些由前總統拜登任命的人則不會。
這種邏輯存在一些漏洞主要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人就是特朗普選擇的,卻最終因爲沒有迅速降息而成爲這位總統攻擊的對象。
同樣,雖然由特朗普任命的沃勒和鮑曼現在支持降息,但他們直到最近幾個月纔開始持不同意見。2022年當通脹飆升至9.1%時,他們加入了更廣泛的共識,迅速收緊貨幣政策,並在隨後幾年保持這一立場,美聯儲在價格壓力回落前一直保持利率穩定,之後才逐步放寬政策。
特朗普本人在2024年9月反對美聯儲降息,指責美聯儲此舉帶有政治色彩,旨在幫助時任副總統哈里斯的競選活動。
更廣泛地說,沃勒擁有長期體制內人士的履歷:他在聖路易斯聯儲研究部門擔任主管長達十年,這並非黨派激進人士的典型職位,據彭博社報道他可能在鮑威爾任期結束後接過美聯儲主席一職。
誠然,特朗普團隊現在似乎對忠誠度問題格外敏感。被提名填補美聯儲理事會最近空缺的斯蒂芬·米蘭遠非主流,他呼籲將美聯儲置於行政部門及其財政優先事項之下。
即使他獲得席位,獲得政策決策多數支持不僅取決於理事會,還取決於輪換的地區聯儲主席的投票。
雖然報道稱政府正在考慮一場複雜的施壓活動來影響這些人選,但他們錯綜複雜的遴選過程需要層層審查,不僅受到華盛頓的影響,也受到金融業的影響。
簡單來說,這需要很多人自願或在脅迫下配合特朗普政府計劃。在一場持久戰中,特朗普可能最終會贏。但迅速奪取控制權需要美聯儲內部先“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