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貴!美股估值已飆破互聯網泡沫巔峯
今年標普500指數創紀錄的上漲代價不菲:某些衡量標準顯示,美股估值已達到史無前例的高位。
投資者如今爲該指數成分股每產生一美元營收所支付的成本已創歷史新高。上週四該基準指數的市銷率達到3.23倍,刷新歷史紀錄。
雖然得益於衆多高價值成分公司的豐厚利潤率,市盈率尚未突破歷史極值,但仍處於歷史高位區間。目前標普500指數的未來12個月預期市盈率爲22.5倍,顯著高於2000年以來的16.8倍平均水平。
許多投資者認爲美股巨頭(多爲科技公司)完全物有所值。英偉達(NVDA)和微軟(MSFT)等公司仍在快速提升營收和利潤,並逐漸主導整個市場。
晨星公司數據顯示,7月底標普500指數前十大成分股佔總市值比重達39.5%,創歷史新高,其中九家公司市值突破萬億美元。
盈透證券首席策略師史蒂夫·索斯尼克(Steve Sosnick)表示:“我對此並不特別擔憂,關鍵問題在於若形勢生變會導致什麼後果。”
投資者曾在4月見識過市場過度集中於少數高價股的弊端——當時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引發短暫拋售。所謂的“七巨頭”科技股表現遜於整體標普500指數,而等權重配置的標普500指數表現則優於市值加權指數。
索斯尼克補充道:“極高估值與高度集中交易的結合,確實增加了市場陷入長期低迷的脆弱性。如果所有人實際上都在做多相同資產,當這些資產下跌時邊際買家將從何而來?”
並非所有股票都顯得昂貴。事實上,標普500成分公司的平均估值並未達到令人咋舌的水平。若採用等權重而非市值加權計算,該指數的市銷率僅爲1.76倍,略高於其1.43倍的長期平均水平。
專注價值投資的巴羅漢利全球投資基金美股主管馬克·詹布隆(Mark Giambrone)指出,對於願意放眼於超大盤科技股之外的投資者而言,市場仍存在大量吸引人的機會。
“部分板塊估值甚至低於平均水平,”詹布隆表示。該公司青睞那些可能從人工智能提升生產率中受益、但尚未被賦予AI公司估值的企業。他對巨頭公司能否長期維持當前估值持懷疑態度:“估值終將發揮作用,這些估值所蘊含的預期也同樣重要。而當前預期已誇張到難以實現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