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無需剝離瀏覽器和安卓系統,ChatGPT意外成反壟斷“護
Alphabet(GOOGL.O)旗下的谷歌躲過了瀏覽器等核心業務被拆分的命運,在美國反壟斷案中避免了最嚴重的處罰。法官禁止谷歌簽訂獨家搜索協議,但允許其保留Chrome瀏覽器和與蘋果的高價值協議。法院認爲,禁止這些支付協議將損害蘋果等合作伙伴的利益。
對此,谷歌可能要感謝一個意想不到的競爭對手——OpenAI。
一名聯邦法官週二裁定,生成式AI的興起讓搜索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從而削弱了美國司法部要求拆解谷歌帝國的理由。若該訴訟成立,YouTube或Chrome等產品可能會被迫獨立成公司。
在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的裁決中,他多次提到由OpenAI的ChatGPT帶動的生成式AI的崛起,使得搜索領域競爭空前激烈,這減弱了徹底重組谷歌業務的依據。
梅塔寫道,儘管生成式AI還沒有取代谷歌搜索,但AI初創公司可能“最終會成爲顛覆者”。他指出,數千萬用戶正在使用ChatGPT、Perplexity和Anthropic的Claude等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來獲取原本通過搜索引擎尋找的信息。
今年八月早些時候,OpenAI披露ChatGPT的周活躍用戶即將達到7億,而三月份爲5億。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七月表示,谷歌對標ChatGPT的應用Gemini擁有4.5億月活躍用戶。
梅塔還提到,ChatGPT引發了AI投資熱潮,催生了大量資金湧向AI初創公司,而它們的產品直接威脅傳統互聯網搜索。他寫道,這些公司“比幾十年來任何傳統搜索公司都更有能力與谷歌競爭”,並且正快速推動查詢和搜索的商業化。
如果OpenAI沒有在2022年推出ChatGPT,這一切都不會發生。頗爲諷刺的是,ChatGPT的發佈最初被視爲谷歌的危機時刻,因爲在OpenAI崛起之前,谷歌一直被認爲是AI領域的絕對霸主。
此後,谷歌與OpenAI展開激烈競爭,在ChatGPT之後迅速推出了自家聊天機器人Bard,並且據《商業內幕》調查發現,谷歌甚至大量藉助ChatGPT來改進其產品。
谷歌依然受到OpenAI全新信息獲取方式的威脅。今年五月,蘋果稱搜索量正在下滑,因爲人們轉而使用AI,導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大跌。但這與本週二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創下歷史新高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這一切歸功於反壟斷裁決相對溫和的結果。
谷歌在聲明中表示,梅塔法官的裁決正確地認識到,AI的出現已深刻改變了行業,爲人們提供了更多獲取信息的方式。“這印證了自2020年案件立案以來我們一直在強調的觀點:競爭激烈,人們可以輕鬆選擇他們想要的服務。”聲明中寫道。
此外,谷歌也無需剝離安卓操作系統。在谷歌計劃於9月開庭應對美國司法部的另一宗訴訟中,該案法官已裁定谷歌在在線廣告技術領域持有非法壟斷地位,屆時將決定補救措施。
美國司法部對谷歌的兩起訴訟,是美國兩黨針對大型科技公司發起大範圍打擊行動的一部分,行動始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第一任期,涉及Meta Platforms、亞馬遜及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