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超越!全球央行狂囤黃金,儲備量30年來首超美債
紐約期金週二站上3600美元/盎司,再創歷史新高;現貨黃金價格也飆升至歷史新高,週三亞盤觸及3540美元/盎司,續創新高。 這得益於投資者預期美聯儲本月將降息,以及外國央行持續強勁的需求。
根據Crescat Capital宏觀策略師塔維·科斯塔(Tavi Costa)在X平臺發佈的彭博數據,黃金創下新高之際,外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首次超越美國國債,這是自1996年以來的首次,是貴金屬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我看來,這很可能是我們近代史上經歷過的最重大全球再平衡的開端,”他寫道。

世界黃金協會對各國央行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爲未來12個月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將增加。
科斯塔在接受Kitco News採訪時表示,與1980年代相比,央行需求仍處於相對低位。“各國央行仍在黃金儲備積累和重建官方儲備的初期階段,”他表示,“黃金完全有可能佔據官方儲備的80%。這對金價意味著什麼?隨著央行持續購金,我預計金價將達到當前水平的數倍。”
而這僅僅是更廣泛趨勢中的一環。歐洲央行在6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黃金在全球官方儲備中的佔比已超越歐元。
科斯塔表示,隨著全球主權債務以不可持續的速度增長,各國央行繼續將黃金納入資產配置組合並不令人意外。他特別指出美國政府的經常賬戶赤字和財政赤字,稱這些赤字正危及美元作爲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這是美國曆史上首次面臨這種困境,”他表示,“在此環境下,美元相對於其他法定貨幣而言被高估得最爲嚴重。”
科斯塔指出,放任通脹上升是應對創紀錄高位的政府債務的唯一途徑之一,這意味著美元價值仍有進一步下跌空間。
迄今爲止,新興市場需求一直是推動官方儲備的關鍵因素。然而,科斯塔表示,隨著美元進一步走弱,他預計發達國家央行最終將進入市場。
他解釋說,發達國家央行尚未購入黃金的原因之一在於其準備金率仍處於相對較高水平。目前,新興市場國家正處於追趕階段。
根據儲備數據,美國持有全球最大的黃金儲備,其官方儲備中黃金佔比達78%。德國央行持有3350噸黃金,佔其外匯儲備的77.5%;葡萄牙的黃金儲備則佔其官方儲備的84%。
然而,科斯塔補充道,如果美元和美國國債繼續貶值,所有央行都將被迫購買黃金以保護本國貨幣的購買力。
對於投資者而言,科斯塔表示,即使在當前每盎司3500美元的價格水平下,黃金仍是一種值得長期持有的優質資產。
短期內,他預計美聯儲即將降息將推動市場在年底前延續漲勢;但他強調,投資者應著眼於長遠佈局。
“十年之後,我們會回首感慨:‘天哪,當時竟以爲當前價格已接近峯值,真是愚蠢至極。’”他表示,“全球宏觀經濟存在如此嚴重且深遠的失衡,導致金價遠低於其應有水平。”
華爾街認爲牛市不會止步於此
週二的價格走勢發生在本週月度非農就業報告公佈之前。若就業數據表現弱於預期,可能促使投資者押注美聯儲本月晚些時候會議時將實施超預期的降息幅度。當前市場普遍預期9月份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約爲90%。
Pepperstone研究策略師艾哈邁德·阿西里(Ahmad Assiri)表示,對通脹捲土重來的擔憂以及市場對美聯儲即將重啓寬鬆週期的日益堅定預期,共同推高了金價。他補充道:“從這個意義上說,黃金已成爲衡量市場對通脹、貨幣政策和就業形勢感到不安與不確定的晴雨表。”
黃金期貨今年迄今上漲36%,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甚至比特幣,後兩者同期漲幅分別爲8%和19%。
黃金8月份漲幅超過3.5%,延續了今年以來的月度連漲勢頭。allstarscharts.com創始人JC·帕雷茨(JC Parets)指出,自1968年以來,黃金價格從未連續八個月收高,直到現在。
“這波漲勢史無前例,且並非孤立現象——它源於全球需求的異常旺盛,”他在週一寫道。“從央行增持儲備,到投資者對沖通脹與貨幣貶值風險,黃金的吸引力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週二,瑞銀重申其對2026年6月金價將達每盎司3700美元的預測,並指出“在地緣政治或經濟形勢惡化的風險情景下,金價升至4000美元的可能性無法排除”。
本月早些時候,高盛分析師重申了對2026年中期金價達到每盎司4000美元的預測,稱其“受美聯儲寬鬆政策、央行強勁需求和ETF資金流入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