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季度調整+232調查結果揭開後 3靠山對台股吹東風
台股1日開低走高,終場僅小跌0.46%,對等關稅最大變數暫消後市場鬆口氣,接下來有MSCI季度調整、232調查結果相繼公布,法人認為,市場壓抑氣氛會延續幾天,但悶鍋鍋蓋就要揭開,再來靠權值、高價與強勢股三股力量,把資金導回基本面,台股就要吹起東風。
MSCI8日公布調整結果,本次為季度調整,權重變化原本就較半年度調整小,法人研究機構估計,本次指數權重調整應介於小升、小降之間,不會對台股資金流產生過多影響;其次,市場等待232調查結果,關乎台灣最重要半導體產業稅率,法人資金將以此為大部位資金的操作依歸。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說,與台股高度連動的半導體、伺服器、藥品原料、關鍵零組件、礦產與化工材料等台灣主力輸美商品,不在本次新的對等關稅範疇,須聚焦232調查結果,台灣能否爭取到相較韓、歐等的半導體關稅待遇更佳的最惠國條款,才是關鍵。
大型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初步研判,裸晶形式出貨到美國比重低,課稅影響亦不大,成品課稅影響則較大。而歐盟半導體設備大廠艾斯摩爾免稅,是美國不願墊高到美國設廠的成本,因此對美國設半導體廠有無助益是重大考量。其他國家如日、韓、台灣的半導體廠,會否因為在美投資金額大小而有稅率上差別,值得留意。
台股背後靠山為AI需求龐大,帶動權值股、高價股、人氣股多點開花。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Google今年資本支出由750億美元上調至850億美元,預期2026年資本支出將走高,正向展望有助提高市場對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對AI支出續航力信心。
最大權值股台積電身為AI供應鏈要角,才刷新歷史天價、最高觸及1,165元,國際資金4月23日開啟波段買超,共回補40.57萬張,迄今未見反轉出脫跡象。高價股則由股后世芯-KY領銜上攻,緯穎、川湖等AI大將積極跟進,19千金部隊有望進一步招兵買馬。人氣族群如:PCB/銅箔基板(CCL)、觸底強彈的ABF等,幾乎全與AI伺服器相關,大型機構研究部門主管說,第三季是AI大旺季,營運表現會愈亮眼,基本面給足股價底氣。
(相關新聞見A3)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