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引進一位激進改革派:米蘭曾想“殺死”美聯儲獨立性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曾痛批行政部門與美聯儲之間的“旋轉門”現象,如今,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他進入美聯儲理事會後,他自己或許也要踏入這扇門——而他本想對這家機構進行徹底改革。
注:“旋轉門”指的是個人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雙向轉換角色、穿梭交叉爲利益集團牟利的機制。
去年,在爲曼哈頓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聯合撰寫的一份報告中,這位經濟學家提出了一種類似“漸進式”的解決方案,以解決他認爲已侵蝕美聯儲的一系列問題:從貨幣政策上的“羣體思維”,到監管越界,再到問責制缺失以及對抑制通脹這一核心使命的偏離。
米蘭寫道,要重新獲得美聯儲獨立於政治控制的益處,這種獨立性本身必須終結。
他提議,美聯儲理事不應再享有14年任期及上任後不得被罷免的保護,而應改爲8年任期,且總統可隨意將其罷免。
“我們建議縮短理事任期,明確理事任期由美國總統掌控,並禁止行政部門與美聯儲之間的‘旋轉門’現象,”米蘭寫道。
目前尚不清楚,米蘭顛覆美聯儲現有體系的提議將如何影響他獲得參議院確認的可能性。負責確認程序的部分共和黨人曾表態支持將美聯儲管理層置於總統直接掌控之外——這是發達國家央行體系的核心理念,體現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一系列改革中。
但一旦米蘭的提議落地,美聯儲將迎來劇變。
美聯儲內部預算將被納入《國會撥款法案》,作爲進一步政治監督的工具——目前美聯儲的資金來自其資產負債表及其他收益。此外,美聯儲部分非貨幣政策職能將被拆分至央行內部的獨立部門。
與現有架構進一步背離的是,米蘭提議讓所有12位地區聯儲主席都擁有政策投票權(目前僅5位有此權利),以此平衡總統的影響力——實際上是寄望這12位地區官員能制衡那些急於解僱美聯儲理事會成員的總統。
地區聯儲自身也將迎來改革:其理事會將歸州州長管轄。然而,在這個選舉版圖分裂的國家,這種制度可能催生出傾向共和黨或民主黨的地區聯儲。
而在米蘭看來,這會增強這家他認爲已偏離正軌的機構的問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