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萬億美債帝國根基動搖,特朗普政策遭兩任財長罕見抨擊
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任職的兩位美國財長髮出警告,規模高達29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正面臨多重威脅,包括不可持續的財政路徑和華盛頓政治體系問題。
“我們當前的(聯邦借款)發展軌跡是不可持續的,”前財政部長保爾森(Henry Paulson)週二在CNBC採訪中表示,“雖然不確定危機是在六個月還是六年後爆發,但結局已經註定。”
2009年初接替保爾森的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在同一採訪中指出,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處於“相當溫和的水平,這反映出市場仍對美國理性治理國家保有最終信心”。
“但歸根結底,這取決於美國能否使收支恢復平衡、縮減財政赤字,並維護法治和美聯儲獨立性等支撐美債信心的要素,而目前這些方面籠罩的陰霾確實比以往更濃。” 蓋特納表示。

這兩位前財長現任阿斯彭經濟戰略集團聯席主席,此次發言地點在科羅拉多州阿斯彭。
曾服務於共和黨總統小布什(George W. Bush)的保爾森呼籲制定財政應急計劃以避免美債崩盤。他建議該計劃應包含一系列潛在增稅方案,例如徵收消費稅。
民主黨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任內的蓋特納則認爲,生產率加速增長可能給美國帶來“好運”,緩解財政壓力。但他同時指出,特朗普提高關稅的政策將“難以逆轉”,部分原因是關稅帶來的財政收入可觀。
“政治體系很難找到清理和改革關稅遺產的途徑,因爲他們會發現這些收入太誘人,”蓋特納表示。
兩位前財長一致認爲關稅政策將損害美國工業。
“我不贊成政府扶持夕陽產業而壓制朝陽企業,”保爾森說。他指出進口關稅在懲罰某些經濟領域的同時補貼其他領域,“會造成具有負面影響的扭曲”。
蓋特納則將關稅稱爲“對美國製造商的腐蝕性稅收”。不過他也認爲“美國經濟承受得起這種打擊,我們的經濟體系很難被擊垮”。
在特朗普頻繁抨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及其同事拒絕降息的背景下,兩位前財長都強調了美聯儲獨立性的重要性。
保爾森表示,美聯儲獨立性“對維持經濟和美元信心至關重要”。
蓋特納指出,美債作爲“全球金融體系基礎資產”的地位,既源於對美聯儲獨立性的信任,也依賴於產權保護、法治精神以及美國爲“維護外國投資價值”採取明智措施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