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獨家觀點】以色列襲擊卡達 原油衝高後回落

【商品走勢】
原油 : 09日紐約輕原油期貨合約(10月)上漲 0.59% 至 62.63 美元
【西德州原油】
觀察能源組織OPEC+的動態,伊拉克跟隨沙烏地阿拉伯的腳步,下調10月出口至亞洲與歐洲的原油價格,顯示中東地區的產油國有意維持競爭力,搶攻能源市佔率,尤其是針對亞洲市場,而俄羅斯則表示將價格基準設置在烏拉爾原油59美元,代表對油價下檔有防禦措施,準備長期應對美國制裁,因為烏俄停戰協議未見曙光,雙方始終無法回到談判桌上,所以歐盟和美國正在討論進行新一輪制裁,主要針對俄羅斯的能源公司和銀行,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丁結束對烏克蘭的戰爭,並規劃對從俄羅斯購買能源的國家實施制裁,但作為主要買家的中國和印度,已經堅決表示不理會制裁,將持續購買所需能源,加上俄羅斯設定原油價格下限以確保財政收入,制裁行動對原油供給的衝擊似乎有限。
昨日以色列軍方空襲卡達首都多哈,試圖殲滅恐怖組織哈瑪斯的高層領導人,引發當地多起爆炸,這次襲擊遭到其他中東國家和歐盟、美國的譴責,以色列國防軍雖表示已精準打擊消滅目標,但卡達作為以色列和哈瑪斯停火談判的調解人,卻在本國境內遭到轟炸,引發區域國家不滿,消息傳出後油價一度急漲,不過隨後美國總統川普與卡達國王和總理通話,並承諾此類事件不會再重演,且川普也公開譴責此次行動無助於推動目前的目標,美國和卡達皆不希望事態升級,市場對地緣衝突擴散的憂慮因此降溫,油價隨後回落,不過仍須留意另一邊烏俄戰事持續,據當地媒體報導,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空襲,而烏克蘭則持續試圖破壞俄羅斯的煉油廠和其他能源設施,地緣風險的擔憂依舊,因此即使OPEC+維持增產協議,全球供給增速明顯高於需求增速,不利油價表現,但在地緣衝突和能源制裁背景下,仍為原油價格提供一定支撐。
【原油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