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首次突破11.2萬美元,空頭4小時爆倉3.4億!
週四,比特幣首次短暫突破11.2萬美元/枚,創下歷史新高。自年初以來,比特幣已上漲超18%。
根據Coinglass的數據,在新紀錄創下後的四小時內,涉及比特幣空頭頭寸的清算金額接近3.4億美元。
加密貨幣的反彈並非孤立現象,英偉達(NVDA.O)在週三盤中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市值,並推動納指創下歷史最高收盤價。這一走勢凸顯了市場上的投機動能,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佈了新的關稅公告,仍未阻擋交易員的風險偏好。

“比特幣突破11.2萬美元反映了強勁的ETF資金流入、機構採納的增加以及有利的宏觀背景等複合效應。”Hunting Hill Global Capital的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Adam Guren表示,
“隨著降息再次被提上議程,以及全球政治不穩定加劇,投資者紛紛尋求硬資產,比特幣正受益於‘黃金類’的定位和風險偏好情緒。本輪週期不同之處在於,需求是結構性的、受監管的,並且是粘性的。”
投資者預計,比特幣將在下半年創下新紀錄,因爲企業財庫加速購買比特幣,同時國會越來越接近通過加密貨幣立法。
加密顧問公司FRNT Financial的數據分析負責人Strahinja Savic在給Decrypt的報告中寫道:“比特幣的星象已經對齊”,因爲投資者將其視爲對抗法幣不確定性的對沖工具。Savic寫道:“對於該資產的支持者來說,全球局勢正是他們最初購買該資產的原因。”
“在美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財政狀況不可持續,且國家缺乏改革能力。”
Savic還指出,除了美國外,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焦慮不在少數,比如俄烏和中東衝突,“在這種背景下,新的數字稀缺的點對點資產,不受任何政府控制,恰好與投資者產生共鳴。我們看到比特幣的價格正在追趕它作爲全球避險資產的嶄新地位。”
雖然機構普遍接受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概念,但比特幣依然是一種風險資產,價格漲跌與股票市場息息相關,取決於投資者情緒等推動因素。當市場進入風險偏好模式,投資者購買成長型資產如科技股時,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往往會隨著其上漲。
“隨著下週華盛頓的加密貨幣周臨近,且預計即將到來的夏季‘淡季’可能帶來更多積極勢頭,樂觀情緒和較低的交易量可能會推動價格在下週末成功突破12萬美元或更高,”烏拉尼烏數字公司(Uranium Digital)首席策略官Ryan Gorman表示,
“我們在夏季的漲幅有多大誰也說不準,但看漲期權的興趣超過了看跌期權,這通常表明交易員看漲,並預計價格勢頭將繼續。”
短期期權確實也顯示出樂觀情緒。在加密交易所Deribit,7月底到期、行權價爲11.5萬美元和12萬美元的看漲合約顯示出較高的未平倉量。
然而,加密資產市場仍然處於華爾街情緒波動的擺佈之下,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份。
加密交易公司Kronos Research的首席投資官Vincent Liu表示,“交易員應保持警惕,注意可能的獲利回吐或宏觀經濟變化,這些因素可能引發調整,但目前趨勢仍然是看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