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謝幕”演講:抗通脹與保就業難兩全,降息節奏怎麼定?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在2022年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舉行的年度研討會上承諾,必要時將堅決抗擊通脹;去年,當失業率看似穩步上升時,他又爲就業市場辯護,承諾降低利率。
在明年5月任期結束前的這場告別演講中,鮑威爾面臨著兩難選擇——當前經濟數據雙向拉扯,讓他的“數據依賴”策略陷入困境。他的同事們在“高通脹”與“高失業率”哪個風險更大的問題上存在分歧。但無論如何,投資者和特朗普政府都強烈預期,美聯儲9月會議將降息。
然而,屆時是否真的降息,或許不如鮑威爾如何闡述下一步措施的評估框架重要。
當前經濟從某些指標看在放緩,但從另一些指標看仍健康,且物價上漲的跡象仍然存在。儘管鮑威爾在必要時會果斷轉向,但當下他可能仍需在美聯儲“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的雙重目標間搖擺。
“我認識的鮑威爾希望保持數據依賴,不到萬不得已不做決定,”前美聯儲副主席、現爲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全球經濟顧問的理查德·克拉裏達(Richard Clarida)表示,“如果他們9月真的降息,會有一場激烈的溝通討論:我們要傳遞什麼信號?是‘降息一次再觀望’,還是‘一系列降息的開始’?即便想降息,溝通也可能是個挑戰。”
鮑威爾在大提頓山脈附近的傑克遜霍爾發表的演講,將爲其動盪的8年任期畫上句點。在這段任期內,全球疫情催生了激進的政策創新,隨後爆發的通脹引發了創紀錄的加息,還有特朗普無休止的人身攻擊。
2022年的演講中,鮑威爾效仿已故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承諾不惜以就業和增長爲代價遏制通脹。如今,他面臨的挑戰是效仿沃爾克的繼任者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鮑威爾也曾在傑克遜霍爾演講中提到過這位典範——超越通脹風險信號,將美聯儲4.25%-4.5%的政策利率降至3%左右的“中性”區間,即既不抑制也不刺激經濟的政策利率水平,這一水平在政策制定者確信通脹將回歸2%目標時纔是合適的。
謹慎的鮑威爾
當前美國通脹仍比目標高約1個百分點,且有理由認爲還會上升,但特朗普政府辯稱,價格持續上漲的風險很小,並將被放松管制和可能引發的生產率上升所抵消。
“他們太依賴數據驅動,我認爲這是個錯誤,”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表示,他還提到格林斯潘20世紀90年代“極具前瞻性”的策略——忽略物價上漲信號、淡化同事的加息呼聲,並寄望於生產率提升(這後來確實幫助緩解了通脹)。
特朗普考慮的鮑威爾繼任者人選之一——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也提出,應超越關稅推高的通脹風險。沃勒支持立即降息,以防範他認爲正在顯現的就業市場疲軟,這與那些希望得到更多確認高通脹消退的信號再行動的同事形成對比。
鮑威爾目前屬於後者。在擔任美聯儲主席初期,他明確表示,決策要以數據爲錨,不過度受經濟模型和預測影響——數據證明必要時會果斷行動,但出於性格和美聯儲現行框架,他也會保持謹慎。
這種策略有助於避免政策轉向的“錯誤啓動”,但缺點是可能滯後,因爲美聯儲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存在時滯,且過去數據的修正會顛覆當前信號。近期就出現了這種情況:美國勞工統計局大幅下修5月和6月的就業增長預估,這一歷史性修正加劇了沃勒關於“就業市場比表面更疲軟”的觀點。
迷霧散去了嗎?
隨著經濟增速可能放緩至1%左右,包括貝森特在內的政府官員指出,當前整體經濟數據比去年9月更疲軟——當時,在鮑威爾于傑克遜霍爾放出“盡全力支持強勁就業市場”的承諾後,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
這種說法存在矛盾之處:如果經濟更糟,爲何不降息?此外,“數據依賴”與“因擔憂政策變化(如關稅)對通脹的影響而暫停今年預期中的一系列降息”等說法也需要澄清。
特朗普最終提出的關稅政策比預期激進得多,儘管當前一系列進口關稅並未像經濟學家預測的那樣衝擊經濟,但直到最近,包括沃勒在內的美聯儲政策制定者才覺得對未來的判斷有了更堅實的依據。
“迷霧正在散去,”里士滿聯儲行長托馬斯·巴爾金(Thomas Barkin)上週表示。
現在,鮑威爾需要說明迷霧散去了多少,尤其要暗示美聯儲是即將重啓持續降息、謹慎開啓一次降息且不承諾更多,還是繼續等待更多數據。
與一年前相比,除了就業和經濟增長疲軟,其他情況也已不同:利率更低(因此限制性更弱)、股市繁榮、失業率穩定,而去年美聯儲降息時逐月下降的通脹率,如今變化不大,只是近期略有上升。
就連沃勒也表示,儘管他認爲經濟增速放緩是“貨幣政策向中性靠攏”的理由,但如果對通脹或就業市場疲軟的判斷錯誤,“我們可以選擇在一次或多次會議上維持政策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