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亞資尬場 國泰搶頭香
亞資中心啟動後,新一波產品角力賽登場。大型壽險業者同步瞄準的保費融資、保單融資業務,金管會作業規定日前出爐,在亞灣登記在案的國泰、富邦、南山人壽下達動員令,要求儘速讓產品上架,國泰人壽可望搶第一、最快本周內開辦。一場台灣保險業的新競爭戲碼於高雄正式引爆。
配合金管會推動台灣成為亞資中心政策,壽險業者油門猛催、蜂擁搶攻富人商機。壽險龍頭國泰人壽上周五(1日)已率先賣出首批試營運保險業的第一單、順利奪得頭香,購買者投保國壽專區特許商品「美添增鑫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投保保費約12.96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380萬元。
儘管,該名客戶並非國泰人壽現有500萬以上保費的目標客戶,但符合淨資產超過1億元的高資產客戶標準,一馬當先搶下該試辦業務的「頭香」。
國泰人壽高層解釋,國壽的高資產客戶認定資格為年繳化保費達500萬元以上,約有近2,000位客戶,年繳化保費300萬元以上則為「準高資產」,目前約4,000位,換言之,這6,000位客戶是國泰人壽在亞灣區推創新商品的目標族群,內部更訂下今年底前年繳保費達4.5億元的目標。
且國泰人壽與國泰世華銀行籌備許久、將聯手推出的「保費融資」與「保單融資」業務,目前正進行最後的系統對接工作,最快本周就會領先同業、搶先上架。
所謂「保費融資」是指,銀行借錢給客戶購買保單,對此業務,業者期待頗高,主要原因是壽險公司可拿到更多的新契約保單,銀行則有放款收益可賺;「保單融資」則是保戶拿既有的老保單作為擔保向銀行借錢,這些錢通常會挪作他用,例如買股票、海外債券或基金等,對業者而言,這項業務是基於「保戶服務」,而非有利可圖。
需特別注意,「保單融資」可能出現所謂的「錯幣」情況,像是拿美元保單向銀行抵押,銀行借出的款項不是美元而是新台幣,因而產生匯率風險。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