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預警:若關稅局勢明朗,10月或啓動加息
一位前日本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表示,日本通脹壓力已足夠強勁,日本央行可能最早於今年秋季考慮加息,前提是關稅不確定性消退,。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執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本月大概率將維持0.5%基準利率不變——這與市場普遍預期相符,早川英男(Hideo Hayakawa)在週一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如是表示。
但在指出加息可能早於市場共識的可能性時,這位與植田相識四十餘年的資深經濟學家警示:“通脹勢頭已十分明確,一旦美日關稅談判取得突破,10月加息絕非天方夜譚。”
擺在委員會面前的棘手難題是:如何在7月31日發佈的季度經濟展望中體現當前強勁物價走勢,又避免驟然扭轉市場預期。
早川英男預測,日本央行不僅會上調本財年(截至2026年3月)通脹預期,還將上調次年預測——最新數據顯示,企業正從“原材料成本轉嫁”的臨時策略,轉向持續性的價格傳導機制。
“令人頭疼的是,如果把明年通脹預期上調至2%,市場會立即解讀爲加息信號。”早川英男指出,“因此央行很可能將數字控制在2%以下。”
5月展望報告中,日本央行預測本財年核心CPI將上漲2.2%,但次年漲幅僅1.7%,這一“前高後低”的走勢成爲其維持審慎立場的依據。
據知情人士此前透露,由於大米等食品價格漲幅超預期,政策委員會或在7月例會上調至少一項通脹預測。事實上日本通脹率已連續三年達到或超過央行2%目標,早川英男直言:“若仍以‘潛在通脹未達標’作爲按兵不動的理由,顯然已缺乏說服力。”
儘管央行對物價上漲保持警惕,通脹卻已成爲7月20日參議院選舉的核心議題。執政黨與在野黨正就“發現金還是減稅”爭論不休。
央行週一發佈的最新季度民調顯示,日本家庭實際感受到的年物價漲幅高達20%,創歷史紀錄。
“迄今爲止應對通脹的焦點都在政府身上,”早川英男表示,“但遲早會出現要求央行採取行動的呼聲。”
植田和男近期仍以“極高不確定性”和“潛在通脹未達標”爲由強調謹慎立場。在早川英男看來,這位老友深知:若加息後經濟惡化,即便主因是關稅問題,央行行長也難免成爲衆矢之的。
“單從通脹角度考量,越早加息越有利,”早川英男總結道,“但當經濟面臨如此高度的不確定性時,日本央行,尤其是植田行長,必須保持定力。”
在貨幣政策與政治經濟的多重博弈中,日本央行正走在微妙的平衡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