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財報前瞻:AI燒錢、關稅懸頂,能否延續“驚豔一擊”?
亞馬遜(AMZN.O)將於本週四盤後發佈第二季度財報,這是一次備受關注的考驗。分析師與投資者普遍希望確認——上季度的“超預期表現”不是曇花一現。
今年春季,儘管面臨貿易戰不確定性,亞馬遜依然依靠企業客戶對人工智能的熱情、雲服務需求以及大衆持續尋找“高性價比”,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儘管當時管理層對未來展望偏謹慎,但華爾街仍表示“已屬難得”。
如今市場情緒更復雜,一方面是期待延續超預期,另一方面則擔憂雲計算競爭、AI成本激增以及宏觀不確定性。
根據FactSet數據,市場普遍預期亞馬遜將實現:營收:1620億美元,每股收益:1.33美元,AWS(雲服務)營收:307.8億美元。
股價方面,截至目前年內上漲4.9%,財報前一日收跌0.4%。根據FactSet過去12個季度的數據,亞馬遜股價在財報後曾六次上漲(平均漲幅7%),六次下跌(平均跌幅5.4%),波動顯著。
AWS仍是核心焦點,但競爭在加劇
上季度,AWS營收增長低於預期,已是連續第三個季度“失速”。這令市場對其未來在雲市場的主導地位產生疑問。
微軟的Azure平臺已展現出更強勁的增速,給亞馬遜帶來不小壓力。不過分析師指出,亞馬遜正通過投資AI公司Anthropic、自研AI芯片Trainium與Inferentia,積極重奪創新主導權。
David Bartosiak強調:AWS表現與整體利潤率將是本季報告的“成敗關鍵”。
AI投入帶來新希望,也帶來燒錢隱憂
亞馬遜在人工智能領域正加速投資。不僅擴展芯片能力,也在將AI應用於雲服務、電商推薦和物流系統。
但與此同時,這也帶來毛利率承壓和運營成本上升的問題。韋德布什分析師表示,他們對亞馬遜本季結果“保持積極看法”,認爲零售數據穩健、雲計算需求堅挺、效率提升初見成效。
不過他們也提醒:“全年盈利預期仍偏低,投資者必須權衡AI投入、關稅/宏觀不確定性、匯率波動及寬帶衛星項目Kuiper等多重成本。”
消費端:電商業務穩步推進,物流網絡效率提升
通脹回落,讓消費者在電子產品、服飾等可選消費領域重拾信心。亞馬遜受益於:
- 更快的物流配送;
- 物流網絡降本(尤其在一日達服務上);
- 價格漲幅放緩;
Bartosiak指出,消費者“鬆綁錢包”的行爲已經開始在財報中體現出來。
瑞銀(UBS.N)分析師Stephen Ju認爲,亞馬遜與第三方賣家可能已經提前備貨,以應對新一輪關稅的風險。這可能令其在未來一兩個季度內擁有價格優勢,有助搶佔市場份額。
不過他也指出:如果商品成本最終上升,消費者信心將在第四季度受到打擊。
此外,亞馬遜雲計算部門對AI計算能力的投資也帶來新一輪挑戰。儘管如此,Ju表示:“與三個月前相比,市場對雲基礎設施增長的情緒已有明顯改善。”
目前,市場正密切關注特朗普政府是否會在8月1日前完成與他國的貿易談判。經濟學家擔心,若無法達成協議,部分企業可能將進口成本轉嫁至消費者。
Stifel分析師指出,電商數據健康,部分因政府推遲實施新關稅、或達成更有利協議。但也表示:利好已基本反映在股價中,電商板塊波動性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