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後 內閣局部改組
根據最新民調,卓揆施政不滿意度突破5成。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鬆口表示,這幾個月來政治現象會深刻檢討,政府必要時候,對重要人事會做應有的處理。據悉,總統賴清德將在823第二次大罷免後,啟動內閣局部改組,但卓揆暫時不會異動。
台灣民意基金會12日公布最新民調,總統賴清德施政滿意度僅33.3%民眾表示贊同,54.4%表達不贊同,施政滿意度呈雪崩式下滑;卓揆不滿意度亦突破5成,對民進黨執政是一大警訊。
知情人士表示,726大罷免失敗時,曾經一度卓揆有意扛起負政治責任下台,但民進黨內定調,這是公民發起的大罷免行動,縱使有責任,不應上綱到閣揆身上。據悉,726之後賴總統與卓揆已針對國內政情及內閣團隊布局多所交換意見,針對過去一年多來,政策推動不夠明快、有點失控、狀況比較多的部會,都會有所調整,相關名單仍在盤點之中。這一波改組名單只是局部改組,閣揆並不在規劃名單。
哪些部會可能面臨調整?綠營人士說,財經部會有些首長迄今未跟上內閣團隊腳步,也未能積極為政策辯論,跨部會間協調能力不足,表現太過自我或被動,被點名應檢討的部會不在少數。
綠營人士並說,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但救災不力,相關部會首長有的慢半拍,並未發揮資源統合協調整合功能,缺乏指揮官,因此救災速度不夠明快,都會面臨被檢討聲浪。
還有,卓揆和賴總統一上任就將「打詐」列為首要任務之一,綠營人士說,詐騙愈來愈猖獗,並未因此稍緩,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政府卻毫無招架之力,任由老百姓一再被詐騙集團欺負,打詐的相關部會都難辭其咎。
而卓內閣施政資訊不夠透明化,黨政人士認為,整個發言體系可能沒有發揮應有的戰力,包括府、院、黨及黨團之間橫向溝通協調明顯不足,無法快速回應「輿情民意」及施政脈動。疊加關稅爭議即為最顯著的例子,卓榮泰12日就表示,4月確曾說明但後續行政機關在論述時,都沒有一而再、再而三以此為基礎來說明,引發外界誤會或瞭解不夠深,行政部門深刻自我檢討。
黨政人士表示,這波內閣不會全面改組,因為要找到有能力,且能為府院高層信任的人才並不多,擔心一旦改組幅度太大,恐怕對政務不夠熟悉,會影響既有政務推動,因此不排除僅小幅度改組,但要等823第二波大罷免投票後,才會更明朗化。(相關新聞見A4)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