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發佈會前夕:銷量放緩下的新品策略
蘋果(AAPL.O)將於北京時間9月10日(週三)凌晨1點舉行年度產品發佈會,投資者正密切關注新產品是否具備足以推動消費者換機升級的功能與創新,從而開啓新一輪的升級週期。
iPhone約佔蘋果總營收的50%左右。目前,市場對iPhone銷售的預期依然較爲溫和。根據FactSet跟蹤的華爾街分析師預測,截至2026年9月的財年,iPhone銷量預計爲2.32億部,較2025財年增長2%;銷售額預計將達到2200億美元,同比增長5%。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埃裏克·伍德林(Erik Woodring)在上週四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蘋果可能會小幅提高部分iPhone產品線的售價。他寫道:“在iPhone發佈會上,最關鍵的因素是定價,這是一個仍被低估的增長推動力。”
這位分析師表示,蘋果可能通過取消小容量版本,間接實現提價。
例如,蘋果可能會取消iPhone Pro的128GB版本,從而使售價高出100美元、存儲爲256GB的iPhone 17 Pro(定價爲1099美元)成爲該系列的入門款。
他預測,蘋果將在發佈會上推出以下新品:
- 全新的“iPhone 17 Air”超薄機型;
- 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
- 新款Apple Watch;
- AirPods Pro 3無線耳機。
伍德林對蘋果的股票評級爲“增持(Overweight)”,目標價爲240美元/股。
截至目前,蘋果股價今年累計下跌4.3%,相比之下,科技股爲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同期上漲了12%。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全新的“iPhone 17 Air”機型因僅支持eSIM卡,可能在中國大陸銷售受限或推遲。在中國市場,eSIM的推廣和普及程度遠不及歐美,主流用戶仍高度依賴實體SIM卡。如果蘋果無法爲國行版iPhone 17 Air提供支持實體卡的版本,將極大限制其市場接受度。此外,iPhone 17 Air在追求極致輕薄的同時,對電池續航和攝像頭進行了妥協,其產品定位和市場前景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