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新會期開議 政院推30項優先法案
立法院19日正式開議,行政院聚焦力推落實經濟、民生、青年、弱勢等四大優先政策,主要包含企業併購法、AI基本法等20項法案,如再加計總預算等預算案與海纜七法,共涉及30項法案。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盼行政與立法兩院攜手一起推動上述法案。
朝野黨團也對新會期優先法案提出看法。民進黨團表示,以四大優先為主的國家大進步,涉及海纜七法的國家更安全等兩方向推動;國民黨團認為,首要之外是推動停砍公教人員年金;民眾黨團力推公投綁大選、環評修正案等。
由於法案數量龐大,為凝聚共識,立院開議日卓揆即啟動首場便當會,邀綠營內政、司法與法制委員會的委員進行討論。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將與民進黨團共推更多福國利民有感政策,強化兩院溝通協調,讓政策順利推行,期望綠營立委以淺顯易懂方式,讓人民了解各項施政。
對於政院優先法案的方向,李慧芝說,本會期以落實經濟等四大政策為優先,相關法案有20項。還有海纜七法,與明年度總預算、韌性特別預算案、今年度營業及非營業預算案等三項預算案,共計有30項優先法案要推行。
四大優先政策方面,李慧芝闡述政院盤點的相關法案,主要有企業併購法、人工智慧基本法、發展觀光條例、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貨物稅條例、使用牌照稅法、青年基本法、兒童托育服務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法案,攸關科技發展、擴大內需等重要經濟議題,也朝向減稅減負擔,並聚焦青年事務、兒童托育及身障者福祉。
至於其他法案部分,還有調整容積比率等推升都更意願與擴內需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物加速重建條例、設定房租調漲上限的租賃條例修正案、職業安全衛生法等。對於近期外界關注的財劃法,李慧芝表示,還待多方討論、通盤考量,因此未列入30項優先法案。
政院預計22日邀請財政、教務文化委員會,23日邀經濟、交通委員會,25日邀外交國防、社福衛環委員會餐敘。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