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與英特爾達成50億美元投資協議,深刻影響半導體行業格局
英偉達(NVDA.O)宣佈,將向OpenAI投資100億美元,作爲一項雄心勃勃的合作計劃的一部分,用以構建由英偉達的AI處理器提供動力的數據中心。
然而,英偉達與英特爾(INTC.O)達成的協議,纔是硅谷最爲震動的消息。這筆價值約50億美元的投資,約佔這家困境中的芯片製造商4%的股份,遠不止一筆簡單的金融交易。這不僅是英特爾的救命稻草,更是英偉達的一步精心佈局的權力遊戲。
英偉達-英特爾的合作協議,令人想起1997年微軟(MSFT.O)向當時困境中的蘋果(AAPL.O)投資1.5億美元,這筆投資幫助蘋果實現了美國企業史上最偉大的復興之一,並促進了個人電腦行業的發展。同樣,英偉達對英特爾的投資瞬間改變了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格局。一石激起千層浪,英偉達傳遞出的信息毫不含糊:它正在主導人工智能的未來。
如果美國政府支持英特爾,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對英偉達和英特爾來說,時機再合適不過了。在中國對英偉達先進芯片的“禁令”加劇了供應鏈壓力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背景下,這一聯盟加強了兩家公司在全球AI競爭中的地位。英偉達獲得了多元化的製造能力,並可能減少對亞洲代工廠的長期依賴,而英特爾則獲得了復興其代工業務所需的驗證和資源。
正如我一再所說,如果美國政府支持英特爾,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公私支持的結合形成了一個有力的投資論點。美國政府最近對英特爾的10%股權投資,加上英偉達的信任投票,將英特爾定位爲美國半導體復興的基石。正如我過去幾年一再強調的,美國需要一家公司在本土生產最先進的芯片,以保障其經濟和國家安全。
這不是企業福利,而是國家安全保險。美國對臺積電(TSM.N))的依賴,造成了我們技術基礎設施中的一個災難性單點故障。從零開始建設國內半導體能力將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美國無法在這個日益競爭的全球格局中浪費這段時間。
英特爾的困境尤其令人沮喪,因爲該公司曾擁有一系列有利的條件。曾一度看起來形勢嚴峻,特朗普總統的讚揚和支持是發生在該公司經歷了一次短暫但猛烈的風暴之後,這場風暴圍繞著公司本身、困境和其“矛盾重重”的首席執行官展開。
然而,隨著美中緊張關係加劇、積極的本土化迴流政策、政府的重大投資和對國內芯片生產的日益增長需求,英特爾迅速迎來了轉機,成爲特朗普政府雄心勃勃的AI和製造業議程中的重要一環。
英特爾與英偉達的新關係將從產品和設計合作開始,但可能意味著半導體生態系統內更廣泛的重新調整。這一合作可能促使其他美國無廠半導體公司更緊密地關注英特爾,並考慮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來自臺積電的風險,減少臺積電的市場主導地位。就目前而言,預計英特爾的代工業務將處理新英偉達-英特爾聯合產品的封裝,獲得至關重要的信譽和技術專長。
新的競爭格局將迫使其他半導體公司重新審視其戰略伙伴關係和製造關係。
這一合作的影響遠不止於英偉達和英特爾。這一聯盟確立了新的競爭格局,迫使其他半導體公司重新審視其戰略伙伴關係和製造關係。行業傳遞出的信息很明確:技術主權和創新能力如今被視爲國家安全和經濟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確保技術主導地位。戰略聯盟正成爲全球技術競爭中的決定性因素。
英偉達對英特爾的投資,是對英特爾技術的戰略性驗證,並可能推動英特爾轉型爲一個可信的代工替代者。對於那些意識到將關鍵半導體制造能力本土化長遠影響的投資者來說,這一合作爲參與美國技術獨立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機會。
終於,星辰大海爲英特爾所用——既有政府支持,又有私人部門的信任。現在的問題是,這家公司能否抓住這一機遇,重新奪回在美國半導體創新前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