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啓動737 MAX接班機型研發:謀求重塑信任、對抗空客優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早些時候,波音首席執行官凱利·奧特伯格(Kelly Ortberg)在英國與羅爾斯·羅伊斯公司(Rolls-Royce Holdings)的高層會面,討論了爲該新飛機研發新型引擎的可能性。奧特伯格還任命了一位新的商用飛機產品高級負責人,該負責人此前的職責是開發新機型。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波音還在爲這款新窄體客機設計駕駛艙界面。
多位知情人士表示,這款新機型仍處於早期研發階段,具體方案尚未最終成型。
波音此舉標誌著其戰略的轉變,過去一段時間內,公司因面對多重挑戰而將新機型的開發工作暫時擱置。此舉也反映出公司正押注於下一代尖端機型,期望能爲未來數十年注入新的增長動力。
奧特伯格尚未公開透露737後繼機型的任何詳細計劃。他一直強調,當前的優先事項是解決長期存在的質量與製造問題,並穩固公司的財務狀況。
在最近的一場投資者會議上,奧特伯格表示,公司正致力於完成多個項目,“這將釋放大量資金,讓我們專注於下一步發展。”
波音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仍將專注於其復甦計劃,包括交付大約6,000架商用飛機的訂單積壓,並推進已公佈型號的認證工作。
波音補充道:“我們的團隊正在評估市場,推動關鍵技術的發展,並提升財務表現,以便在時機成熟時能夠推進新產品的開發。”
近年來波音的開發項目屢屢受挫:
737 MAX於2017年5月投入商業運營。但隨後發生的兩起致命空難導致該型號在2019年被全球禁飛,並導致兩個新型號推遲。
公司後來放棄了曾高調宣傳的中型新客機計劃。
全新升級版的777項目(777X)也延遲多年。
這些事故及其他安全問題嚴重打擊了客戶信心,導致高管團隊大幅變動,並引發監管機構的強力干預。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空客並未停下腳步。這家歐洲飛機制造商目前已成爲全球交付量與訂單量最大的飛機制造商。
儘管比波音晚20年啓動A320項目,空客A320系列的交付量如今已趕上波音737的交付量。
空客正在通過其業績積累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投資下一代窄體客機,目標是在2030年代末交付新機型。
波音高層動向與合作構想
波音前任CEO戴夫·卡爾霍恩(Dave Calhoun)曾考慮重啓中型飛機項目,以逐步替代737系列,並與客戶進行了討論。但在發生艙門塞飛行中爆裂事件,暴露出持續的製造問題後,該計劃被擱置,卡爾霍恩也於2024年離職。
波音歷來會提前數年公佈新機型開發計劃,以吸引客戶、鎖定供應商承諾,並激發投資者興趣。
奧特伯格自上任一年多以來,始終將目光投向波音的下一張“王牌”。
開發一款全新機型(稱爲“從零開始”的設計)通常需要超過10年時間,投資可能達到數百億美元。製造商通常要求至少提升15%的燃油效率,纔會決定是否推進新機項目。該效率提升可能來自新型發動機架構、更輕的材料或機身結構的重大革新。
與羅爾斯·羅伊斯的接觸:新引擎或成突破口
今年2月,奧特伯格曾前往英格蘭德比的羅爾斯·羅伊斯工廠(距離倫敦約3小時車程),與該公司CEO圖凡·厄金比爾吉奇(Tufan Erginbilgic)會面,聽取其爲新窄體客機提供發動機的提案。
根據《華爾街日報》查看的9月投資者活動記錄,厄金比爾吉奇表示:“我們確實在德比接待了波音高層,討論窄體機計劃。你可以從這句話感受到雙方的對話已經推進到了什麼程度。”
羅爾斯·羅伊斯在2023年開始測試其最新型發動機的原型,目前還尚未找到首個客戶。該公司表示,新引擎相比空客A320neo現有發動機可提升10%的燃油效率;如果配合新機身等升級,整體提升可達20%。
在另一次公開活動中,厄金比爾吉奇表示,公司需要一個合作伙伴來幫助製造這些發動機,並最早可在2035年開始交付,這一時間比空客的下一代窄體機時間表更激進。
如果波音最終選擇羅爾斯·羅伊斯,這將是波音在窄體機引擎合作上的重大轉變。過去約40年裏,波音一直使用CFM International(GE航空與法國賽峯集團的合資公司)提供的發動機爲737系列提供動力。而第一架737飛機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
技術研發與內部變動
今年4月,波音調整了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開發新型綠色飛機“X-66”項目的方向,將重心從整機轉向爲新飛機設計更輕盈、更具氣動效率的機翼。
5月,奧特伯格提拔了飛行出租車子公司Wisk Aero的負責人Brian Yutko,擔任商用飛機產品開發負責人,其職責將涵蓋737繼任機型的研發。
波音高管表示,Wisk的技術對於未來飛機駕駛艙系統設計至關重要,包括波音下一代飛機。
客戶關係與監管態度有所改善
奧特伯格一直在努力說服客戶與公衆,相信波音能夠克服當下的挑戰。這一努力也反映在部分航空公司的態度變化上,例如長期既是大客戶又是批評者的瑞安航空(Ryanair)。
瑞安航空CEO邁克爾·奧利裏(Michael O’Leary)在8月的記者會上表示:“波音目前做得非常好,飛機交付提前,質量也很優秀。”他還表示,公司已經開始召回此前派駐在波音工廠的工程師,因爲不再需要現場監督。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也在逐步放鬆對波音飛機交付與生產的限制,監管機構對波音在製造質量方面的改善表示初步滿意。
然而,波音仍面臨不少短期挑戰:兩款新的737 MAX型號尚未獲得認證;777X遠程飛機的上市已落後約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