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俄“能源圍剿”升級!印度之後,矛頭直指日本
美國財長貝森特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毫不掩飾地透露了他與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會晤後的核心訴求:美國政府“期望”日本徹底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
貝森特直言不諱地寫道:“我與加藤大臣討論了美日經濟關係中的要事,也清楚傳達了本屆政府要求日本斷絕俄羅斯能源進口的‘期望’。”
根據美國中國財政部官方公佈的會談紀要,雙方重點聚焦於美日經濟關係的關鍵議題,特別是“全球安全”以及“G7承諾加大對俄羅斯經濟施壓的重要性”。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在記者會上回避了有關烏克蘭問題的具體回應,僅表示日方將保持與G7成員國的協調立場。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就印俄能源貿易發表強硬表態,稱已獲得印度總理莫迪關於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承諾。
對此,印度官方作出謹慎回應。政府發言人表示,印美兩國能源合作對話仍在推進中,美方展現出加強雙邊能源合作的意願。發言人強調,印度在制定能源政策時將始終以保障本國能源安全和經濟利益爲首要考慮。
美方的戰略重心一直是,通過削弱俄羅斯油氣營收來施加最大金融壓力,最終迫使莫斯科重返與烏克蘭的談判桌。然而,迄今爲止,莫斯科並未流露絲毫妥協跡象。更棘手的是,美國及其G7盟友施加壓力的手法必須極其謹慎,以防全球能源價格因此飆升——畢竟,能源價格的劇烈波動對多數G7成員國來說都是致命軟肋。
儘管日本已在2023年初暫停了俄羅斯原油進口,但隨後又獲得了美國政府的特別制裁豁免。正是這份豁免,讓日本得以繼續從“薩哈林2號”項目獲得石油,而真正關鍵的則是該項目提供的液化天然氣(LNG)。
俄羅斯LNG在日本能源結構中佔據9%的份額,年進口量高達約600萬噸。其中500萬噸來自與“薩哈林2號”項目運營財團鎖定的長期供貨合同。該財團不僅包括運營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還有日本兩大巨頭三井物產和三菱商事深度參與。
早在去年12月,一位日本產業省官員就曾表態:“G7成員國已就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依賴達成一致,要在這種環境下維持俄羅斯的現有供應水平,挑戰不言而喻。”
日本官方一直堅稱,俄羅斯的碳氫化合物供應對於保障日本的國家能源安全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