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財報前瞻:除了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還有一個萬億美元問題
特斯拉(TSLA.O)的財報向來都是重磅財經事件,承載著投資者巨大的期望。即將於週三美股盤後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也不例外。
這一次,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業績應該會再次超過華爾街的預期。不過,目前尚不清楚投資者是否會在意。
財報數據預期
根據FactSet追蹤的分析師數據,特斯拉預計實現264億美元營收,環比增長17%,主要得益於美國電動車稅收抵免到期前的搶購潮。
雖然稅收抵免到期預計將對特斯拉及其他電動車廠商在當前季度造成打擊,但這股“末班車”效應推動特斯拉創下了歷史最高季度交付量。
特斯拉表示,其在截至9月的季度交付了497,099輛汽車,同比上升7.4%,遠超市場預期的45.6萬輛。其中大部分爲Model Y和Model 3,Model X、Model S及Cybertruck合計銷量不到1.6萬輛。
華爾街預計,特斯拉的汽車業務營收爲196億美元,其中包括4.17億美元的汽車監管積分收入。剔除積分的汽車毛利率預計爲16.3%,高於上季度的15%,被視爲特斯拉核心業務健康度的重要指標。
支撐特斯拉利潤的碳排放積分收入今年以來持續下滑,且這一趨勢預計將繼續。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美麗大法案”取消了車企未達成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標準的罰款。在這一罰則消失後,以往向特斯拉購買積分以規避罰款的車企已失去繼續購買的動機。
調整後每股收益預計爲0.55美元,環比增長約38%,但同比下降24%。淨利潤預計約爲18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22億美元。
自動駕駛與機器人業務前景
投資者與分析師最關注的焦點在於特斯拉的未來,不僅是公司能否保持電動車領域的主導地位,更在於是否能實現CEO馬斯克在機器人領域的宏偉願景。
馬斯克一直強調,特斯拉更像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而非傳統意義上的汽車製造商。他多次指出,人形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汽車纔是特斯拉未來增長的關鍵。
在週三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外界預計馬斯克將更新相關技術進展。
韋德布什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特斯拉多頭丹·艾夫斯(Dan Ives)在上週日的投資者報告中寫道:“我們依然堅信,特斯拉增長故事中最重要的篇章纔剛剛開始。”
他預測,特斯拉目前1.5萬億美元的市值有望在明年初升至2萬億美元,並在2026年底達到3萬億美元,主要受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業務量產推動。
特斯拉已於7月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但目前仍由安全駕駛員監督的Model Y提供接送。公司已在加利福尼亞、內華達及亞利桑那獲得運營許可,計劃進一步擴展至全美其他城市。
特斯拉預計將在2026年實現無人駕駛商業化,馬斯克預測到明年下半年將有“數百萬輛”特斯拉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爲自動駕駛而設計、沒有方向盤與踏板的Cybercab車型計劃於明年量產,售價最終將約爲3萬美元。
不過,並非所有分析師都認同馬斯克的願景。CFRA研究公司分析師加勒特·尼爾森(Garrett Nelson)表示,儘管他對特斯拉的技術進展印象深刻,但他認爲馬斯克可能“過度承諾”,爲機器人出租車網絡的短期增長設定了“不切實際”的預期。
尼爾森指出,中國全國範圍內快速推進該服務存在“巨大的訴訟風險”,因此上月將特斯拉評級從“持有”下調至“賣出”。
特斯拉正面臨多起訴訟,原告指控其駕駛輔助系統導致事故。公司已在上月和解了兩起案件,另對8月一項裁定(認定特斯拉對2019年涉及Autopilot系統的致命車禍負部分責任)提出上訴。
另一項備受關注的計劃是“Optimus”人形機器人項目。馬斯克曾設想這些機器人能承擔從工廠作業到育兒、甚至賣爆米花等各種任務。就在上個月,他表示特斯拉80%的公司價值最終將來自機器人業務。
然而該項目進展並不順利。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已取消了今年內部使用1萬輛機器人的計劃。負責Optimus機器人的副總裁米蘭·科瓦奇(Milan Kovac)於今年6月離職,他已在公司工作九年。
萬億美元問題
雖然馬斯克的薪酬不是本次財報電話會的核心議題,但隨著特斯拉11月6日年度股東大會臨近,相關問題仍可能被提及。屆時,股東將投票決定歷史上最大規模薪酬方案的去留。
股東將對多個與馬斯克薪酬相關的提案進行投票。其中一項將恢復向員工授予6000萬股股票的池子,並確保馬斯克獲得其2018年薪酬計劃中的利益(該計劃仍在特拉華州法院審理中);另一項則爲他設定新的激勵機制,只要特斯拉達成特定目標,他最多可獲得約1萬億美元收益。
分析師普遍預計,投資者將再次批準馬斯克的新薪酬方案,就像2018年與2024年那樣。對許多股東而言,馬斯克與特斯拉的雄心密不可分,他們擔心如果方案未獲通過,馬斯克可能將重心轉向SpaceX或xAI,而放緩特斯拉的機器人夢想。
過去12個月,特斯拉股價飆升逾100%,主要受AI預期與馬斯克留任信號的推動。上月,馬斯克自2020年以來首次再次購買特斯拉股票。若要完全兌現新薪酬計劃的收益,他必須在特斯拉長期留任。
晨星公司分析師賽斯·戈德斯坦(Seth Goldstein)表示:“如果你是特斯拉股東,你大概率相信埃隆·馬斯克的願景……你相信他是帶領特斯拉前進的合適人選。如果埃隆·馬斯克能把特斯拉從一家1.5萬億美元的公司帶到8.5萬億美元,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將獲得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