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全線推進AI 台廠夾縫求生?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0月31日出席APEC(亞太經合會)企業高峰會宣布,將與韓國政府及產業巨頭聯手,打造全國性AI基礎設施與生態系,部署超過26萬顆GPU,規模直逼「國家級AI超級工廠」。
韓國邁向「主權AI」強國之路的同時,台灣現階段以晶圓代工與封裝為主,由於韓國從終端應用、基礎算力至軟體模型全線推進,將加劇台韓在AI伺服器、GPU模組、先進封裝與散熱系統等供應鏈競爭。
黃仁勳指出,最新一代AI平台需仰賴「加速運算(Accelerated Computing)」架構,背後關鍵在於GPU晶片設計及代工製造能力;據悉,目前輝達主要委由台積電生產GPU晶片。外界看好台積電將受惠韓國主權AI擴張,進一步鞏固量產地位。
另一方面,黃仁勳提到「AI 工廠」概念,以及數量巨大的GPU部署需求;以鴻海、廣達為首的台灣系統廠成直接受惠業者,並帶起周邊機櫃/散熱模組供應鏈、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相關公司,短期台廠將成AI工廠化浪潮的直接受惠者。
然半導體業者觀察,隨AI平台轉型與資本支出持續擴張,台廠亦需升級,從高階製程、先進封裝、系統整合模組等各方面持續提升;從韓國主權AI布局,不難看出其瞄準的是次世代智慧工廠,乃至終端應用的全線推進。
業者認為,以台積電為首打造協同優化的生態環境,並在製造流程導入AI;鴻海、廣達等業者正積極發展AI工廠,台廠業者並非坐以待斃,持續以自身力量在夾縫中求生存。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