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頂尖CEO集體警告:美股估值偏高,恐出現10%以上的回
華爾街多位首席執行官表示,投資者應爲未來12至24個月內股市可能出現10%以上的回調做好準備,並認爲這種回調可能是一個積極的發展。
Capital Group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吉特林(Mike Gitlin)在香港金融管理局週二組織的一場金融峯會上表示,企業盈利表現強勁,但“估值是目前面臨的挑戰”。吉特林負責監管著約3萬億美元的資產。
當被問及股票是便宜、公允還是估值充分時,吉特林說,大多數人“會說我們在公允和充分之間,但我不認爲很多人會說我們在便宜和公允之間”。他補充說,信用利差的情況也與此類似。
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特德·皮克(Ted Pick)和高盛的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們同樣認爲未來一段時期內可能出現大幅拋售,並指出回調是市場週期的正常特徵。
皮克表示,市場已經走過了很長一段路,但美國仍然存在“政策錯誤風險”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他說:“是的,市場看起來很貴……但現實是,系統性風險可能已經收窄。”他認爲,到2026年,市場將更加關注公司盈利,並且分化會加劇:表現強勁的公司將跑贏大盤,而較弱的公司則會落後。此外,全球新股發行市場非常活躍,“投資者渴望承擔風險”。
皮克稱,“我們也應該歡迎出現10%至15%的回撤可能性,只要這些回撤不是由某種宏觀‘懸崖效應’驅動的,”並稱這是“健康的發展”。
標普500指數目前的遠期市盈率預估爲23倍,高於其五年平均水平的20倍。同樣,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市盈率爲28倍,而2022年則接近19倍。週二,該科技權重指數的期貨一度下跌1.4%,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Palantir在創紀錄上漲後,因市場對其估值過高的擔憂,在盤後交易中下跌超過4%。
儘管美國經濟正在放緩,且政府可能繼續停擺,但今年全球股市仍屢創新高,這加劇了市場對估值偏高的擔憂。
Citadel首席執行官肯·格里芬(KenGriffin)表示,市場在牛市頂點和熊市谷底時最爲非理性。他補充道,現在“我們正處於牛市非常深入的階段”。
所羅門表示,“科技股的估值已經充分”,但整個市場並非如此。他說,高盛給客戶的建議是保持投資,審視其投資組合的配置,並避免試圖擇時入市。
他補充說,即使在積極的週期中,股市也經常發生10%到15%的回調,而這並不會改變資本流動的總體方向或長期配置。
所羅門說:“這僅僅意味著資產上漲一段時間後會回調,讓人們能夠重新評估。”
隨著各大公司向人工智能投入數十億美元,滙豐控股首席執行官喬治·埃爾赫德里(Georges Elhedery)週二警告,雖然人工智能所需的計算能力至關重要,但當前的收入狀況可能無法證明如此巨大的支出是合理的。
General Atlantic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威廉·福特(William Ford)表示同意:“從長遠來看,你們會創造出一整套新的行業和應用,並會帶來生產力回報,但這是一個10年、20年的博弈。”
福特警告,在初始階段可能會出現“資本的錯誤配置、價值的破壞、估值過高……以及非理性繁榮”,他還補充道,目前很難確定誰是贏家和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