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最新

蔣尚義:攻系統設計 奠AI勝基

schedule 2025/11/07 10:00:04

鴻海董事暨訊芯-KY董事長蔣尚義表示,AI是半導體發展新驅動力,因應未來AI產品應用多元化且需求量大的市場,台灣半導體產業除布局小晶片(Chiplet)外,也要積極搶進先進封裝、系統設計層面,以維持全球領先優勢。

 蔣尚義6日受邀參加遠見高峰會,分享AI時代半導體產業展望。他表示,摩爾定律每一個階段演進都有一個「驅動者」,從最早期的大型電腦、個人電腦再到智慧型手機,如今則是AI。

 蔣尚義補充,過去驅動者出貨量龐大,但大致上都是單一產品,以智慧手機來說,雖有很多品牌,但真正使用晶片只有幾種;但AI並非如此,AI目前仍在基建階段,真正AI應用產品還沒出現,就已經看到商機如此「轟轟烈烈」。

未來AI會有上千、上萬種不同應用,包含智慧汽車、機器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對半導體設計和製造來說是新的挑戰。

 蔣尚義認為,AI應用多樣化,不是每個產品都適合高成本設計流程。舉例來說,台積電5奈米以下產品設計費用大約是20億美元,若一間設計公司先投資2億美元,產品要賣10億美元才能收回成本;但未來AI產品多元化,不是每個產品都能賣這麼大的量。

 蔣尚義指出,為兼顧彈性與成本,小晶片(Chiplet)架構可能是解方。因為小晶片就像積木,可依需求組合,將高效能運算模組重複整合在不同產品中,不僅可以降低開發成本,也能因應AIoT時代小量多變的市場需求。

 蔣尚義進一步說明,從技術面來看,當摩爾定律走到尾聲,台灣晶圓製造領先地位會受挑戰;現在競爭對手要追上台積電還是不容易,但當摩爾定律接近極限、沒有辦法進步或進步很慢,就給了追趕者機會。

 蔣尚義說,摩爾定律開始慢下來後,就必須從其他地方找尋機會,封裝和系統設計層面就是個突破點,應該要布局封裝和系統設計,像是台積電的CoWoS、InFO先進封裝概念已和以前完全不一樣,而系統設計則是可以掌握主導權。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