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最新

科技博主曝光OpenAI燒錢真相:2033年才能勉強覆蓋推理

schedule 2025/11/13 13:53:02

據外媒報道,英國科技博主埃德·齊特龍(Ed Zitron)發表了一篇有關OpenAI現金消耗的文章。核心觀點是,OpenAI的運營成本可能遠高於外界先前的估計,而其主要資助方微軟,則在雙方的收入分成協議中獲益頗豐。

文章引用了一組據稱顯示OpenAI在微軟Azure雲託管平臺上用於推理的支出數據。所謂“推理”,指的是ChatGPT等應用程序調用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回答的過程。

OpenAI在微軟Azure上的季度推理成本(單位:10億美元)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數字不包括模型訓練這一更高強度的任務,僅涉及推理支出,因此無法完整呈現微軟與OpenAI之間多層次的合作關係。

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是否準確?英國《金融時報》將上文所示數字的近似值分別展示給微軟和OpenAI,並詢問他們是否認爲數據大體可信,同時也將這些信息提供給熟悉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請他們給予一些參考意見。

微軟的一位女發言人回應稱:“我們不便透露具體數字,但可以說,這些數據並不完全準確。”當記者追問這句話具體含義時,微軟拒絕進一步評論,也未回覆後續的請求。OpenAI的一位發言人則只回複稱應向微軟諮詢此事。

一位熟悉OpenAI情況的人士表示,所展示的數據並不能反映全貌,但他拒絕進一步說明。簡而言之,雖然無法覈實這些數據的真實性,但同樣也沒有獲得任何足以質疑其主要內容的理由。《金融時報》稱,讀者可自行判斷。

如果將這些數字按字面理解,那麼它們顯示出OpenAI財務狀況的公開報道與微軟賬面中反映的實際運行成本之間,存在明顯差距。

例如,在2025年前六個月,OpenAI似乎僅在推理環節就花費了近50億美元。而同期其現金消耗被報道爲25億美元,營收爲43億美元。

埃德披露的信息還包括據稱屬於微軟20%收入分成的季度數據,但這部分需格外謹慎對待。

據報道,除了應得OpenAI收入的20%外,微軟還會向OpenAI提供部分Azure和Bing業務收入的20%分成,此外可能還有版稅支付。這是一個複雜且部分互惠的非公開合作關係,無法用單一數據概括。

若將微軟收入分成數字乘以五,便可推算出OpenAI的集團營收估算值。由於雙方合作關係的雙向性質,這種算法的結果肯定偏低,但仍可爲我們提供OpenAI營收與運營成本規模變化的參考。

OpenAI季度營收(推算值),單位:10億美元

正如埃德所寫,過去七個自然季度中,OpenAI僅在Azure上的推理計算支出就已超過124億美元,而同期的最低營收估算僅爲68億美元。即便考慮到年度化速率與期末總額之間的誤差,這種營收與運營成本之間的差距,仍遠超此前外界報道。和埃德一樣,《金融時報》也表示,很難解釋這種差距爲何如此之大。

雖然無法保證其絕對準確(但在給兩家公司充分回應機會後仍未獲否認),如果這些數據屬實,那麼這將使OpenAI乃至幾乎所有通用型大型語言模型供應商的商業模式都面臨質疑。根據這些數字,要麼運營成本必須大幅下降,要麼客戶收費必須顯著提升。而目前尚未看到任何這兩種趨勢出現。

如果什麼都不變,會怎樣?這個問題聽上去有些可笑,但《金融時報》分析稱:

根據現有數據推算,以滾動四個季度的增長率計算,OpenAI在不考慮收入分成的情況下,其集團最低營收大約要到2033年才能覆蓋推理成本;若扣除微軟20%的收入分成,OpenAI的最低營收估算則幾乎永遠無法覆蓋其推理支出

單位:10億美元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