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股撐場 2關鍵助返月線
台股17日進行跌深反彈,加權指數盤中大漲326點,高價股更是火力全開,股王信驊再創新天價6,420元,25千金股再聚首。惟國際變數多使指數難攻克月線,漲幅收斂下終場小漲49點收27,447點,成交量縮減至近五日最低5,477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因新台幣有台美聯合聲明的預期,早盤一度強升,外資17日期現貨同步轉多,現貨終止11賣轉買超73.35億元,台指期淨空單減碼3,069口至31,526口;投信連四賣並擴大賣超為86.95億元、寫有紀錄以來單日第二大,僅次於2004年3月23日的賣超88.76億元的規模,並鎖定台積電、緯創、日月光投控、廣達等減碼,觀察台股ETF申購贖回市況,賣超主力來源集中於共同基金調節。
兆豐國際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黃國偉表示,台股17日反彈力道持續疲弱,觀察自5月起漲以來,每逢震盪皆未有效跌破月線超過兩周,就再上漲創高;但此次跌破月線後已接近前低,意味沿著月線上升的趨勢已告一段落。
不過,黃國偉強調,本周仍有兩大焦點為帶動台股重返月線的最大關鍵:一、輝達財報與股價表現:輝達目前股價已修正至前波起漲點,若財報激勵股價將有望帶動台廠供應鏈表現;二、非農就業數據:若數據不好反而能使降息預期再度回升。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電子類股累計漲幅已大,近期呈現個股表現,指標股輝達財報後將使產業展望更為明朗,台股可望站穩27,000點整數關卡,年底之前有望可再刷新高且挑戰29,000點。
選股策略上,非電子因基期偏低且產業逐漸落底,有機會續強,可留意紡織製鞋、航運、金融、自行車、觀光餐旅、重電、軍工、塑膠等族群。時序進入第四季,集團作帳行情漸升溫,焦點將由塑膠、紡織等集團股領軍。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第四季為風險資產表現相對強勁的一季,隨著市場預期2026年各產業獲利可望回升,將有助於資金從科技股擴散至其他產業,市場結構更為均衡。儘管短期內市場波動風險或將攀升,但中長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動能仍將支撐風險資產的價值。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