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財報來襲,能否驅散AI泡沫擔憂?
英偉達(NVDA.O)將於週三美股盤後發佈第三季度財報。
面對市場對AI需求可持續性及行業內部融資安排相互關聯性的擔憂,英偉達本週有望重新點燃人工智能板塊的交易熱情。
衆多分析師樂觀認爲,英偉達週三發佈財報時能夠傳遞出信心信號,這需要公司在其管理層近期預測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該預測稱,到明年爲止,其Blackwell和Rubin架構帶來的收入可能達到5000億美元。
坎託菲茨傑拉德公司的C·J·繆斯表示,投資者將尋求瞭解英偉達需求軌跡的能見度,甚至要展望到2027年。他和他的團隊“預計黃仁勳不會讓人失望”。繆斯在週一的報告中指出,鑑於本季度超大規模公司、主權國家和基礎設施供應商的評論,他預計“將重申強勁的訂單趨勢”,因爲該行業仍“處於AI建設與token生成拐點的前沿”。(Token是AI模型在訓練和推理過程中處理的信息單元。)
鑑於英偉達對2026年全年有“清晰的能見度”,且繆斯假設其明年產品已售罄,他和他的團隊“預計黃仁勳的評論將試圖安撫對AI泡沫的擔憂,描繪當前計算需求難以滿足的願景,並重點關注2027年的能見度。”坎託菲茨傑拉德團隊預計,英偉達的評論將支持以下願景:明年數據中心收入達到3500億至4000億美元,2027年達到4500億至5000億美元。
儘管英偉達近期發佈了宏偉預測,但其股價較10月底達到的峯值收盤價已下跌10%,其他AI概念股跌幅更爲慘重。
傑富瑞分析師布萊恩·柯蒂斯在週五的報告中表示,他預計當英偉達週三發佈第三財季業績時,“將重現‘超預期並上調指引’的加速節奏”。上一次,英偉達超預期的幅度令投資者失望。
根據FactSet的共識預期,該公司本財季(截至10月)預計營收爲548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爲1.25美元。根據共識觀點,華爾街對其第四財季的營收預期爲620億美元。
D.A. Davidson的吉爾·盧里亞表示,他預計“又將是一個季度的業績,凸顯出對AI計算的巨大需求,我們預計這一需求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很久。”盧里亞指出,近期市場的擔憂“低估了未來幾年對計算的純粹且巨大的需求“”,他引用了大型雲提供商、新型雲公司以及如OpenAI和Anthropic等前沿AI實驗室的趨勢。
儘管盧里亞承認,英偉達近期通過投資初創公司(這些公司繼而舉債購買其芯片)助長了“市場中一些不健康的行爲”,但他表示這並未改變他對計算需求的看法。
與此同時,瑞穗辦公桌分析師喬丹·克萊因表示,英偉達的股票和財報此刻已被“過度分析”,以至於“感覺公司很難通過超預期和指引上調來真正在事後引發搶購潮。”因此,他預計英偉達在週三發佈財報後或在今年剩餘時間內股價不會有太大波動。
儘管在克萊因看來,進入2026年,英偉達仍然是“所有科技股中最好的多頭標的之一”,但他指出,投資者越來越擔心AI資本支出“達到過度水平,變得不可持續且現有信貸市場無法支撐”。
克萊因表示,英偉達可以通過提供更多關於其訂單渠道或數據中心部門積壓訂單的細節來改變投資者情緒,他提到了AMD(AMD.O)和博通(AVGO.O)在提供長期營收指引和客戶設計中標後股價是如何跳漲的。更具體地說,他認爲英偉達若能分享更多關於其未來來自超大規模公司和主權國家的訂單規模和範圍的具體細節,就能夠緩解一些恐懼,爲投資者提供對其業務“超越90天視野的更清晰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