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億美元資金大出逃!投資者爲何集體“拋棄”長期美債?
投資者正以新冠疫情爆發五年來最快的速度逃離美國長期債券基金,這個全球最重要市場的吸引力正在被美國飆升的債務負擔侵蝕。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基於EPFR數據計算,涵蓋政府債和企業債的美國長期債券基金,在第二季度淨流出規模已達近110億美元。
此次季度資金外流規模有望創下2020年初市場劇烈動盪以來的最高紀錄,與此前12個季度平均2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形成強烈反差。
機構投資者廣泛使用的長期債券基金遭遇贖回潮,凸顯出市場對美國財政路徑的深度焦慮。儘管基金流動僅反映龐大美國債市的冰山一角,卻成爲投資者情緒的晴雨表。
“這只是一個更嚴重問題的癥狀。”專注債券投資的DoubleLine公司基金經理比爾·坎貝爾(Bill Campbell)指出,“無論是國內還是外國投資者羣體,都對持有美債收益率曲線長端充滿擔憂。”
目前正在國會審議的特朗普“宏偉”稅改法案,被獨立機構預測將在未來十年增加數萬億美元債務,這將迫使財政部發行天量債券。白宮則辯稱對等關稅和經濟增長將削減債務。
與此同時,市場正備戰由美國政府對主要貿易伙伴加徵關稅引發的通脹升溫——這正是債券投資者最恐懼的噩夢。高盛首席信用策略師洛特菲·卡魯伊(Lotfi Karoui)表示,資金外流“反映出對財政可持續性長期前景的憂慮”。
“當前環境高度波動,通脹仍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而政府債券供給似乎永無止境。”PGIM資產管理全球債券主管羅伯特·蒂普(Robert Tipp)補充道,“這導致收益率曲線長端出現恐慌情緒,以及普遍的不安。”
長期債券對通脹尤爲敏感,因爲物價持續上漲會侵蝕長期固定利息支付的實際價值。
市場恐慌已直接反映在長期美債價格上。彭博廣義指數顯示,本季度長期美債價格下跌約1%,在4月特朗普關稅聲明引發市場震盪後勉強收復部分失地。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EPFR數據顯示本季度超過390億美元資金湧入短期美債基金——在美聯儲維持短期利率高位的背景下,這些基金正提供誘人收益。
RBC環球資產管理公司BlueBay美國固定收益主管安傑伊·斯基巴(Andrzej Skiba)認爲,投資者現階段可能更傾向在全球範圍分散債券持倉,但“我們不認爲這是美債市場的終結,其作爲全球固定收益組合核心資產的地位不會改變”。
不過他警告,市場參與者未來購買新發國債時可能要求“更高的長期風險補償”,“即使我們沒有看到地震,你也可以感受到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