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快速反彈創紀錄,高點之後仍有上漲空間?
幾個月前還深陷“谷底”,如今卻攀上了“高峯”。這段走勢堪比從大峽谷直接躍上珠穆朗瑪。
今年2月底,標普500信息技術板塊指數創下紀錄高點,達到242點。但到了4月初,該指數暴跌26%,跌至179點,創下近一年新低。
4月2日,特朗普關稅政策強勢登場,打擊了大部分行業,科技板塊因波動性更高而受衝擊尤甚。
然而,如今的市場彷彿從未經歷過那場拋售——技術板塊指數從低點反彈40%,升至251點,再創歷史新高,並重新回到自2022年末大底以來的上漲趨勢。截至目前,該指數自2022年以來已經翻倍。
推動4月以來複蘇,以及三年來更大級別上漲的,有幾個關鍵因素:
其一是盈利。科技板塊盈利增長強勁。分析師預測,在人工智能持續滲透企業運營的背景下,該板塊未來幾年將維持兩位數的利潤增長。
其二是關稅風險緩解。儘管仍有不確定性,但拜登政府已暫停部分關稅,並達成了若干貿易協議,對芯片製造商尤其利好——他們依賴汽車、製造業、電子產品、遊戲等多個領域的持續需求。
其三是通脹得到控制。關稅減少有助於緩解價格壓力,而通脹維持在可控區間,使得市場仍對今年美聯儲降息抱有期待——而降息對整體經濟構成利好。
因此,科技板塊目前表現穩定,且仍有很大的上漲潛力。
據SentimenTrader統計,標普500科技指數從一年低點反彈至一年高點僅用了52個交易日,是歷史上第二快的反彈。根據歷史數據,在經歷類似走勢後,科技板塊未來12個月平均上漲幅度爲18.5%,並且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實現正增長。
換句話說,這類情況往往出現在市場受到短暫恐慌衝擊後,但隨後認清那只是虛驚一場——對企業盈利並無根本性傷害。當前的行情正屬於此類。
當然,本輪行情是否能延續,還需觀察白宮是否會重新施加暫停的關稅、企業是否進一步漲價,以及通脹和利率是否反彈。但就目前來看,市場情緒相對平穩。
所以,也許歷史真的會重演,而科技股仍值得繼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