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債券

美聯儲獨立時代進入落幕倒計時,特朗普在給美國經濟最後一擊!

schedule 2025/06/30 19:25:02

彭博專欄作家Clive Crook近日撰文指出,特朗普政府公然拋棄美國三大經濟原則,可能引發通脹與債務危機的完美風暴。他的觀點如下。

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已背棄指導美國經濟政策數十年的三大原則中的兩條:促進國際貿易與維持起碼的財政控制。如今,第三條——將貨幣政策委託給運作獨立的央行——也已被標上刪除記號。

每項偏離特朗普前共識的政策(貿易、預算與貨幣政策)本身皆具破壞性,但三者疊加將導致風險等級升至截然不同的水平。正當市場對關稅驅動的通脹和飆升的公共債務憂心忡忡之際,剝奪美聯儲權力遲早會引發完美經濟風暴。

通過通脹實現公共債務部分違約已非遙遠可能,而是合理甚至很可能發生的結果。這意味著‌“財政主導”‌,即政府通過財政政策在宏觀經濟管理中佔據主導地位。 一旦市場預見,便會自我實現——預期通脹與長期利率(美聯儲無法直接控制)將飆升,而在此情形下壓制通脹需以高失業率與激進預算緊縮爲代價

鮑威爾VS.特朗普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解釋了爲何目前政策利率應維持在溫和限制性的4.25%-4.5%:“通脹仍略高於目標,且關稅可能很快推高物價,失業率處於低位,因此謹慎觀望爲上。” 但特朗普要求立即降息2.5個百分點,他並非禮貌性地提出異議,而是以譏諷侮辱攻擊鮑威爾。

儘管美聯儲堅稱專注使命,拒絕政治交鋒,但特朗普令人不安的敵意已損害其行動自由。雖然鮑威爾未被解僱,其任期將於明年5月結束,但特朗普已經在醞釀任命一位對他忠誠的繼任者。

關於美聯儲主席候選人的精心揣測已啓動,指定的“候任主席”可能很快質疑美聯儲決策,並讓其他決策者明確立場。

美聯儲自救無門

美聯儲能做什麼來阻止這一切? 事實是,幾乎無計可施。決意指揮央行的政府最終會通過任命與政治壓力得償所願。美聯儲的“獨立性”至多是慣例而非法定(更非憲法)規定,而美國政治過去幾年證明,慣例可以被隨意丟棄。即便如此,美聯儲仍可採取兩個步驟來抵制即將到來的“獨立性”降級,以避免爲時未晚。

首先是內部團結優先:美聯儲決策者需團結,效仿鮑威爾禮貌剋制的公開態度,避免流露親特朗普或反特朗普立場。分析師正密切尋找分裂跡象——兩位美聯儲理事沃勒和鮑曼近期稱可能支持下月降息,與鮑威爾立場相悖,儘管他們此前被視爲鷹派。無論現在他們的看法是對是錯,看似與白宮站邊對抗鮑威爾都是無益的,若認同美聯儲的“獨立性”價值,此刻何不保持沉默?

另一個方法是重拾規則型貨幣政策:美聯儲應將簡單的貨幣政策“規則”作爲利率決策起點(這在理想情況下通常作爲制定利率決策終點的工具),例如將政策利率與名義GDP實際及預測變化掛鉤的規則,或“泰勒規則”及其變體(關聯實際與目標通脹、失業缺口)。此類規則不必(也不應)決定政策利率,但可建立核心框架、組織討論並抑制過度突然且不可預測的政策轉向,如“立即降息2.5個百分點”。

2018年鮑威爾曾告訴國會常參考這些計算,但此後卻再無跟進。在上週國會聽證會上,鮑威爾被要求解釋爲何最近會議維持利率不變——儘管提問者認爲(未指明的)規則要求降息。鮑威爾稱美聯儲監控五種“泰勒規則”:目前四者主張不變,一者要求加息。這場交鋒幾乎被忽視,美聯儲最新國會報告雖列出五種規則及其建議,但未予重視。作爲引導公衆討論的工具,它的存在無足輕重。無論有沒有特朗普在搗亂,這都是一樁憾事。

然而,面對一位如此專斷魯莽的美國總統,美聯儲團結與更審慎的輿論引導作用都將是有限的。改善溝通與更智能的規則型政策制定時代似乎已終結,美聯儲獨立時代正在落幕,人們最好習慣這一點。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