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監管機構敲定銀行資本新規,美債持有限制有望鬆綁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銀行監管機構已就放寬一套資本要求達成一致。銀行業此前一直抱怨,現行規定限制了其增持美國國債的能力。
美聯儲及其他主要監管機構的官員近日已將所謂“增強補充槓桿率”的最終方案提交白宮審議。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表示,修訂後的規則與六月公佈的提案基本一致,意味著大型銀行所需持有的資本佔總資產比例將會降低。
這一政策變動標誌著華爾街銀行業巨頭的勝利。隨著特朗普時期任命的官員著手鬆綁2008年金融危機後設立的多項銀行資本監管措施,部分大型銀行仍未能成功遊說監管機構在修訂後的計算方式中豁免國債等特定資產。
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及貨幣監理署的代表均拒絕置評。
知情人士稱,若獲白宮批準,監管機構計劃在未來數週內正式通過該規定,但最終表決時間仍可能調整。受新規影響的銀行包括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及高盛集團等大型金融機構。
該規則屬於《巴塞爾協議III》改革框架的組成部分。這套全球銀行業監管共識旨在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旨在爲基於風險的銀行資本規則建立後備保障。
今年四月,當特朗普重啓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盪後,監管層再度將目光投向增強補充槓桿率的修訂。
業界指出,現行標準要求大型銀行根據資產規模維持特定資本水平,這限制了其在市場波動期間持有國債等特定證券的能力。
美聯儲監管副主席鮑曼六月曾表示,擬議的修訂將有助於增強國債市場韌性,降低美聯儲在未來壓力事件中干預市場的必要性。
儘管部分專家認同改革標準可能提升國債需求,但批評人士警告此舉可能引發隱患。
美聯儲理事巴爾當時即對此計劃提出異議,認爲這將不必要地降低資本水平。“該提案通過削弱大型銀行機構的資本實力,使我們的銀行體系面臨風險。”曾擔任美聯儲監管副主席的巴爾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