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煉油業以“閒置產能”硬扛烏克蘭無人機蜂羣突襲,但家底還能耗
儘管遭遇烏克蘭迄今爲止最大規模的無人機襲擊,但消息人士與數據顯示,俄羅斯石油加工量今年僅下降3%——通過利用閒置產能抵消襲擊造成的破壞,煉油廠成功避免了燃料產量的急劇下滑。
烏克蘭已加強對俄羅斯縱深的無人機攻擊,旨在摧毀煉油廠、儲油庫和管道,癱瘓莫斯科爲軍事行動提供資金的最大來源。大部分襲擊發生在2025年初,隨後於8月重啓。烏克蘭無人機總計襲擊了至少17座主要煉油廠,迫使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國俄羅斯限制燃料出口,並下令加強無人機防禦。
根據路透社基於三位俄羅斯行業消息人士信息進行的計算,在8月至10月間的第二波襲擊高峯期,攻擊與計劃內檢修使俄羅斯煉油產能的20%處於停產狀態。但消息人士和數據表明,這僅導致俄羅斯總煉油量下降6%,至約每日510萬桶——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約30萬桶。
更廣泛地看,從1月到10月,石油加工量降至約2.2億噸(每日520萬桶),較去年下降3%。俄羅斯已不再公佈石油加工數據。俄羅斯能源部拒絕置評。計劃內與計劃外檢修的具體細分數據無法獲取。
俄羅斯動用閒置產能,基輔宣稱無人機戰果
三位行業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俄羅斯煉油廠在遇襲前遠未滿負荷運行,因此能夠通過在受損和未受影響的工廠重啓閒置裝置,以及修復後重新投運遇襲裝置,來減輕襲擊的影響。俄羅斯總煉油能力約爲每日660萬桶,但行業消息人士稱其很少被完全利用。
基輔方面表示,其無人機攻勢旨在中斷對在烏俄軍的燃料供應,並剝奪莫斯科的石油收入。國際能源署稱,俄羅斯來自原油和石油產品銷售的收益在8月降至2022年俄烏衝突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之一。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月表示,遠程打擊可能使俄羅斯的汽油供應減少多達五分之一。然而,克里姆林宮表示燃料市場穩定,俄羅斯總統普京則稱莫斯科永遠不會屈服於來自國外的壓力。
烏克蘭深入俄境打擊
儘管俄羅斯煉油廠目前或許尚能應對,但無人機襲擊並非沒有產生影響。在今年第一季度,烏克蘭襲擊了六座主要煉油廠的設施。
根據英國非營利組織開源中心(Open Source Centre)彙編的數據,自8月初以來,烏克蘭已對俄羅斯關鍵能源設施發動了至少58次攻擊,無人機最遠深入俄羅斯領土2000公里。
自8月初以來,烏克蘭無人機已損壞了包括新古比雪夫斯克(Novokuibyshevsk)、基裏希(Kirishi)、薩拉瓦特(Salavat)在內的多家工廠。
與此同時,西方制裁使俄羅斯從西方公司獲取備件的努力複雜化,而這些公司在過去30年裏幫助升級了其大部分煉油廠。俄羅斯公司表示已找到在國內生產設備的方法。行業消息人士稱,修復工作確保了在大多數情況下,蒸餾裝置能在數週內重新上線。
但這些修復成本高昂,有時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成,如果烏克蘭無人機襲擊持續下去,俄羅斯能依靠閒置產能支撐多久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