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內戰”有多激烈?9月會議紀要即將揭曉!
美聯儲在“以何種力度降息”的問題上分歧嚴重,而其上次會議的最新紀要,或許能爲華爾街揭示這一分歧的真實程度。
上個月,爲支撐搖搖欲墜的美國就業市場,美聯儲實施了今年首次降息。當時的投票結果呈現一邊倒的11:1格局。
唯一投反對票的是擔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經濟顧問的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他主張更大幅度的降息。在投票前兩天,共和黨人緊急將他推上美聯儲理事席位。
然而,美聯儲高層在“今年最後兩次會議(10月和12月)是否應繼續降息”的問題上,分歧要大得多。
投資者、計劃購車購房的消費者以及打算開展投資的企業,都在密切關注美聯儲降息的時機與幅度——借貸成本是影響他們決策的關鍵因素。
9月降息後,19位美聯儲最高級官員中,有10人暗示將支持今年再額外降息兩次,其餘9人則傾向於只降息一次或不降息。
由此可見,美聯儲內部確實存在分歧,但不應過分放大這一分歧的影響。原因在於,美聯儲中有權調整利率的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其實際權力集中在華盛頓的美聯儲理事會。
在12位擁有利率投票權的美聯儲高級官員中,理事會成員佔7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在其中。只要理事會成員傾向於降息,最終就會推動降息落地。
週三公佈的FOMC 9月會議紀要,將詳細披露美聯儲內部辯論的過程。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儘管自上次會議以來,我們已聽取了多數美聯儲官員的表態,但會議紀要仍可能進一步揭示,官員們在政策前景上存在巨大分歧。”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米蘭上月如何主張更大幅度降息,以及其他美聯儲高層對其觀點的回應。
米蘭曾提議將美聯儲基準短期利率下調50個基點,而非最終通過的25個基點。此外,還支持在美聯儲接下來兩次會議上各降息50個基點,但目前尚無其他美聯儲成員認同這一激進觀點。
美聯儲的其他幾位成員,如理事克里斯·沃勒(Chris Waller)和米歇爾·鮑曼(Michele Bowman),雖對“加快降息以支撐勞動力市場”的觀點持同情態度,但並未達到米蘭的激進程度。
會議紀要或能進一步說明,那些對此持懷疑態度的成員,是如何回應這一激進降息主張的。
沃勒尤其是“特朗普政府關稅僅會導致通脹一次性上升、且將於明年初消退”這一觀點的主要支持者。他認爲,隨著貿易摩擦降溫,長期來看通脹率將再次向美聯儲2%的目標回落。
雖然美聯儲多數高層官員已逐漸認同這一觀點,但部分人擔憂“降息過於激進”可能導致通脹在當前3%左右的水平企穩。這些官員主張放緩降息步伐,以避免過度刺激經濟——進而可能推高通脹的風險。
現任新世紀顧問公司(New Century Advisors)的前美聯儲經濟學家克勞迪婭·薩姆(Claudia Sahm)指出,辯論是有益的。
“如此複雜的時刻,如果每個人都意見一致,我反而會擔心他們會忽略一些東西,”她說道。“我們應該對美聯儲官員真正參與數據、真正關注經濟中的緊張局勢感到高興,因爲這最終應該會帶來更好的貨幣政策決策。”
薩姆表示,如果會議紀要中出現任何關於美聯儲獨立性的政治辯論,她會感到震驚。“他們關注數據、關注理論、關注美聯儲一直以來的工作方式,其實就是在說:‘嘿,我們是獨立的。我們仍在按照我們一貫的方式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