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金A 央行儲備市值飆1.8兆
今年川普2.0來襲,全球金融秩序加速重組,全球央行資產配置正出現結構性轉向,黃金於今年第二季在非美央行(不包括美國聯準會)的官方儲備占比,首度超越美債,為29年來首見的里程碑,國際儲備格局迎歷史性轉折。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我國央行至5月底黃金儲備有423.9公噸,排名續居全球第15名,折算成新台幣市值達1兆7,984億元。
過去「金本位制」的退場,讓美元憑藉美債躍居全球儲備的核心,但今年此格局迎來關鍵轉折。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全球非美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佔比,自1996年以來首次超越美債,為29年來首見。造成此現象主因是川普政策反覆不定,全球市場震盪,避險情緒升溫,引發錢進黃金避險潮,金價一路狂飆新高,全球央行更成為大買家。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至5月底全球黃金儲備排名,台灣央行有423.9公噸,排名全球第15名,相較去年底揭露數字略增1公噸。觀察前五大仍以美國至8月底8,133.5公噸最多,其次德國3,350.3公噸、IMF(國際貨幣基金)2,814公噸、義大利2,451.8公噸及法國2,437公噸。
第六名至第十名為俄羅斯2,326.5公噸、大陸2,302.3公噸、瑞士1,039.9公噸、印度880公噸、日本846公噸。前十名中,以大陸自去年底2,264.3公噸大增38公噸最多。
今年國際金價屢屢刷新歷史高點,中央銀行帳面未實現利益大增。根據資料顯示,央行目前持有約1,363萬盎司的黃金儲備,以今年金價高點每盎司約4,300美元計算,市值飆高至586.1億美元,折算成新台幣市值達1兆7,984億元,相較去年底的1.3兆元大幅上升。且統計今年以來金價已飆漲50%,市場目前更喊出6,000美元,央行帳面未實現利益預期將再進一步衝高。
由於央行黃金儲備絕大多數是1980年代間金價相對低點時買進,根據市場估算,平均成本低於400美元,如今已經漲破每盎司4,000美元,也就是說,央行持有的黃金價值已翻十倍之多。
不過,專家認為,黃金超車美債,但不代表美元全然失寵,預計未來全球核心儲備資產,將由過去美元核心轉為黃金加上美元,以及多元貨幣配置。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