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指數

貸款害慘預售屋?央行揭數據打臉

schedule 2025/09/24 17:08:58

中央銀行去年8月採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及9月推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來,房市景氣過熱現象逐漸降溫,對近期市場指出,預售屋交屋面臨貸款不足、預售屋解約潮等問題,央行揭露數據強調,解約原因眾多,並非全因交屋貸款不足因素所致,且目前國銀仍有額度可承作。

央行引述實際登錄預售屋成交建案統計,預計今年完工交屋者約13.5萬戶,其中下半年完工者約6.9萬戶;假設上半年完工者均已完成分戶貸款作業,且下半年完工之分戶購屋貸款,推估總成交金額約6,789億元,平均貸款成數為7成,則貸款需求約4,752億元。

根據央行統計調查15家本國銀行預計可承作房貸4,757億元,加上其他銀行、基層金融機構及壽險公司均可承作房貸,全體金融機構資金動能,尚足以支應本年下半年預售屋分戶貸款資金之需求。

央行說明,對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導致致未達不動產貸款自訂控管目標者,自今年第二季起,央行已提供銀行自主彈性調整空間;第三、四季仍將依原則辦理。

央行強調,銀行核撥預售屋房貸的實際貸款成數、利率等條件,並非依購屋者與建商簽訂購屋契約時,建商或代銷人員所宣稱的貸款條件,因此,當貸款條件不如購屋者預期,就會面臨貸款不足等問題。

央行指出,預售屋解約案件比重僅1.1%,並無市場傳言指解約潮席捲全台情形,且解約案件多屬短期交易者;另消費爭議屬資金糾紛僅占5.97%,貸款不足僅其中一部分,占比相當小。

根據統計,解約案買受人購買2戶以上預售屋者占解約人數的38%,購買1戶預售屋者名下已有其他房屋占解約人數的28%,合計多屋者占比達到66%,顯示解約大多非屬自住需求者。

央行認為,其實預售屋解約原因眾多,包含買受人換戶、增購車位需要而先解除舊契約再重訂新契約,及工作地點變更、個人資金不足等,非全因交屋貸款不足因素所致。而央行查證也發現,房地產消費糾紛以施工相關議題為主,資金糾紛占比有限,貸款不足問題僅是其中一部分,占比同樣很小。(相關新聞見A5)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