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金屬

特朗普稱擬不延長7月9日關稅期限,全球貿易改革計劃恐難兌現

schedule 2025/06/30 08:55:02

距離特朗普重啓對等關稅措施僅剩10天之際,白宮似乎難以兌現其暫停關稅三個月期間承諾的全面全球貿易改革目標。

儘管政府高層上週表示有望在7月9日截止日期前與十餘個美國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協議,但若以此前與中國、英國達成的協議爲參照,這些協議很可能只是涉及有限議題的框架性文件,核心問題將被留待後續談判。

杜克大學國際貿易法專家蒂姆·邁耶(Tim Meyer)教授指出:“預計白宮將宣佈若干被其稱爲貿易協議的框架文件,但這些文件根本不符合常規認知中的貿易協定標準。”

對於未能達成協議的數十個國家(這些國家自4月2日起已面臨特朗普加徵的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上週五表示它們多爲“較小貿易伙伴”,特朗普威脅將把談判期間10%的基礎關稅進一步提高。

隨著7月9日臨近,特朗普團隊釋放的矛盾信號令市場持續緊張。這場博弈不僅關乎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的未來走向,更將對全球經濟及美國與盟國、競爭對手的關係產生深遠影響。儘管局勢嚴峻,政府仍未明確是否會堅持原定期限或延長談判時間。

貝森特上週五透露,約20個未在下週三前達成協議的國家若被認定“誠信談判”,可繼續磋商,但將面臨關稅回調至4月2日更高稅率或維持10%的選擇。

然而數小時後,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悍然宣稱:“我們可以爲所欲爲。我打算給所有國家發賀信:恭喜你們將繳納25%關稅。”

特朗普重申了他單方面爲各國設定關稅稅率的威脅,甚至說他可以在7月9日之前這樣做。特朗普說,美國不會與數百個國家達成單獨協議。

他還突然在社交媒體宣佈終止與加拿大的數字服務稅談判,並威脅對這位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在一週內開徵新關稅,此舉被視作對其他國家領導人的震懾

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明確表示,他認爲沒有必要延長7月9日的貿易談判最後期限。

“我不認爲需要延期,” 他在上週五錄製的採訪中向主持人表示,但隨即補充道:“不過真要延也不是什麼大事。”

最後期限前的混亂局面愈演愈烈:各國領導人加緊遊說、代表團密集訪問華盛頓,而特朗普團隊卻不斷釋放自相矛盾的談判信號。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印尼已接近達成協議,與越南、韓國的協定也有望落地。

特朗普本人多次暗示將與印度達成協議,上週雙方談判代表在華盛頓就關鍵問題僵局展開磋商。美歐雙方對達成共識也表現出更樂觀態度。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上週四表示將在截止日前完成與主要經濟體的“十大貿易協議”,其他國家的談判將隨後跟進。卡託研究所貿易問題研究員克拉克·帕卡德(Clark Packard)分析認爲:“白宮可能會對誠信談判的國家給予寬限,但部分國家必將採取報復措施。”

特朗普反覆無常的談判策略雖可能換取貿易伙伴讓步,卻給金融市場注入不確定性並引發本土企業焦慮。4月公佈的加稅政策曾因市場恐慌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而緊急叫停,如今隨著截止日臨近,政策模糊性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

儘管特朗普政府4月曾誇口“90天達成90項協議”,現實進展卻遠未達標。已達成協議中也暴露出警示信號:英國原以爲金屬進口關稅將歸零,最終卻仍需承受25%鋼鋁關稅。日本、印度和歐盟等夥伴則對在未明確芯片、藥品及商用飛機等關鍵領域附加關稅影響前簽署協議持觀望態度。

美國商務部未來數週將公佈相關行業調查結果,可能觸發新一輪徵稅。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援引緊急狀態權力征稅的合法性正面臨司法挑戰——美國國際貿易法院5月已裁定大部分關稅非法並下令暫停徵收,但上訴法院允許關稅維持至7月下旬聽證會。

儘管特朗普的威脅攪動全球,但其慣用的“漫天要價——中途退縮”策略已讓各國領導人意識到,即便有限讓步也能促使其收手。投資者甚至創造“TACO”(特朗普總是臨陣退縮)縮寫來調侃這一模式。對自詡“交易大師”的特朗普而言,達成協議的形式意義常常不亞於實質內容,他偏愛速戰速決,對冗長談判日益失去耐心。

民意調查顯示選民並不買賬:昆尼皮亞克大學6月5-9日民調顯示,57%選民不滿其貿易政策處理方式。隨著最後期限逼近,這場以“美國優先”爲名、實則充滿不確定性的貿易博弈,正在考驗全球經濟的承受底線。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