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領漲美股重返新高,行情是起點還是終點?
在經歷了數月關於關稅、通脹、中東局勢等多重不確定性的擔憂之後,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再一次“越過憂慮之牆”,強勁反彈,重新站上數月來的新高。
如今,投資者正關注這些新高究竟意味著美股將開啓一輪更持久的上漲,還是隻是下一輪大調整前的短暫繁榮。對於一些策略師而言,答案隱藏在市場最核心的問題之一:這波行情的廣度到底有多大?
目前,科技股依然是這輪創紀錄反彈的核心力量。所謂的“七巨頭”——蘋果(AAPL.O)、微軟(MSFT.O)、英偉達(NVDA.O)、亞馬遜(AMZN.O)、Alphabet(GOOGL.O)、Meta Platforms(META.O)和特斯拉(TSLA.O)——自4月8日市場觸底以來,合計市值增加了4.7萬億美元,截至週五下午總市值接近18萬億美元。
標普500指數中,Coinbase(COIN.O)漲幅最高,自4月8日以來上漲超140%,成爲該大盤指數中表現最強的股票。緊隨其後的是希捷科技(STX.O)和微芯科技(MCHP.O),同期漲幅也均超過100%。
不僅個股表現突出,與科技相關的板塊也在標普500中領跑。FactSet數據顯示,自4月8日以來,標普500的信息技術板塊上漲超41%,通信服務板塊上漲近28%,而同期標普500整體漲幅爲24%。
市場廣度透露出的反彈真相
科技股的強勢引發了人們對市場上漲是否由少數龍頭股主導的質疑。但這個問題並沒有簡單答案——取決於你用什麼指標來衡量“廣度”。
紐交所的每日漲跌線(A/D line)是最受關注的市場廣度指標之一,它衡量上漲股票數量與下跌股票數量之差。該指標在上週四創下歷史新高,當天標普500和納指均短暫試探四個月來的新高。
Sevens Report Research創始人兼總裁湯姆·埃薩伊(Tom Essaye)表示,A/D線創出新高表明近期的上漲是“廣泛參與”的,這種走勢“從歷史看是健康的,也更可能持續”。
此外,從週期性板塊的表現來看,也印證了這波上漲並不全靠大型科技股支撐。FactSet數據顯示,自4月8日以來,標普500工業板塊上漲近27%,金融和材料板塊也上漲了近19%。
不過,儘管A/D線顯示上漲廣度不錯,但標普500中股票站上200日均線的比例卻引發了新的擔憂。
據Sevens Report Research統計,截至上週四,僅有約50%的標普500股票高於其200日均線,遠低於5月初55%的高點。
一般來說,一個健康的市場應有65%至80%的股票高於200日均線。200日均線常被視作衡量一隻股票長期趨勢的重要參考。
埃薩伊在週五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A/D線的樂觀走勢與標普500股票在200日均線上的表現之間的背離令人擔憂,說明這波從4月低點以來的反彈,既有一些板塊的真實強勢,也可能夾雜著一些熊市反彈或趨勢相反的短線回升。”
他補充說:“對多頭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標普500中站上200日均線的股票比例能突破5月的55%高位。”
與此同時,標普500等權重指數——該指數將所有成分股權重等同處理,不考慮公司規模——自4月8日以來上漲了18.7%。相比之下,市值加權的標普500同期漲幅爲24%(FactSet數據)。
WEBs Investments首席執行官本·富爾頓(Ben Fulton)在上週五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確實需要看到除科技和通信板塊外,其他板塊也能延續上漲。”
不過他也強調,如果美聯儲不啓動降息,那些依賴信貸和融資的“落後板塊”將難以追上科技股的步伐。
實際上,自從特朗普總統軟化對全面關稅的態度,並與中英等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協議以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明顯增強。
此外,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年底前至少降息三個25個基點;新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有限;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有所緩和——這些因素共同提振了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