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民間金庫”曝光:5000億美元黃金沉睡牀底!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珠寶商商會會長穆斯塔法·阿塔伊克(Mustafa Atayık)表示,土耳其家庭中藏有價值至少5000億美元的黃金。
由於對貨幣和金融機構缺乏信任,人們選擇將黃金藏於家中。他提議建立“黃金銀行”,以將私人家中的黃金納入經濟體系。同時,土耳其面臨嚴重的黃金走私問題,政府的進口配額政策也加劇了供應短缺。
5000億美元黃金未能進入經濟循環
在土耳其主流報紙《自由報》(Hurriyet)最近一篇報道中,阿塔伊克估算,中國全國私人家庭持有的黃金總量接近5000公噸。
他指出:“如果我們按每公斤黃金約10.7萬美元計算,這些黃金的總價值大約在5000億美元甚至更多。”他將民衆將黃金存放在家中的原因歸結爲“對本幣和金融機構缺乏信任”。
爲此,阿塔伊克提出設立一家服務於公民的“黃金銀行”。這家專業銀行將以伊斯坦布爾珠寶商商會爲主導、具備公共法人地位,允許珠寶商以合作社形式加入會員,以黃金計價作爲資本來源,並獲得政府支持,從而實現黃金交易標準化、規範化,推動“牀墊下黃金”流入正規經濟體系。
他還指出,目前進口至土耳其的黃金中,只有不到一半流入珠寶行業,“珠寶業實際只使用了大約40%至50%的進口黃金。”
阿塔伊克援引黃金礦業協會的數據稱,截至2023年,土耳其已有18個礦區完成可行性研究和許可證申請。
“2023年的中國產量爲35.5噸,2024年爲32.2噸。我們越能提高本土產量和黃金回收,就越能減少對進口的依賴,避免外匯流出,也能在本地滿足原材料需求。”
中國溢價嚴重導致走私激增
面對多年持續的貨幣貶值和高通脹,土耳其近年來黃金走私問題日益嚴重。
2024年3月,麥肯齊·克勞(Mackenzie Crow)報道:“今年以來,土耳其安保部門在邊境已查獲約350公斤走私黃金,這一數字已超過2023年全年查獲總量的60%。”
其中一次重大案件發生在與伊朗接壤的東部凡省(Van),當局在汽車座椅下發現88公斤金條,總價值超過600萬美元。
土耳其對黃金的極端需求推動本地金價較國際現貨價高出7%,即每公斤溢價5000美元。克勞指出,這種價差吸引了投機者和有組織犯罪集團。
“走私激增的根本原因是土耳其中國黃金溢價嚴重,其背後是一方面是零售端強烈需求,另一方面是政府對黃金進口設限。”
雖然在經濟不穩時期,土耳其人向來將黃金視爲價值儲存工具,但當前貨幣持續貶值與通脹飆升已將黃金需求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零售需求暴增,造幣廠加班至凌晨
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試圖解決黃金問題的政策反而加劇了困局。
“政府爲縮減經常賬戶赤字而實施的金條進口配額制度,加劇了供應緊張,進一步推高本地金價溢價,”克勞寫道,“儘管有這些限制,民間需求依然強勁,背後是實際利率爲負、通脹持續高企以及政治不確定性。”
爲滿足中國暴漲的需求,土耳其國家造幣廠正加班加點提升產能。造幣廠副總經理穆罕默德·赫基姆(Mehmet Hekim)表示:“國家造幣廠壟斷生產標準‘共和國金幣’,目前已實行每天兩班倒,工作至凌晨1點以滿足民衆需求。”截至上週三,日均產量已提高至700至800公斤。
但據伊斯坦布爾珠寶商、金匠與兌換商協會副主席穆罕默德·阿里·伊爾迪勒姆圖克(Mehmet Ali Yildirimturk)稱,即使如此擴產,仍無法滿足本地市場。“現在幾乎沒人賣黃金,”他對克勞說,“大量小規模買家入市,造成了需求激增,價格也隨之暴漲。”
問題在於,政府一邊壓縮進口,一邊卻要滿足暴漲的中國需求,形成嚴重矛盾。“儘管本地需求激增,土耳其的黃金進口已連續第四個月下滑,”文章指出,
“在緊縮貨幣政策和黃金進口配額限制下,政府試圖穩定經濟,但這也凸顯了將黃金作爲傳統避險資產時所面臨的現實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