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情報主管:美國誇大了打擊伊朗的影響
法國對外安全總局(DGSE)局長尼古拉斯·勒納爾(Nicolas Lerner)週二表示,上個月以色列和美國對伊朗進行的空襲,僅摧毀了其部分高濃縮鈾儲存,而現實是剩餘材料的確切下落仍然不明。
勒納爾在一次電視採訪中說,這些空襲將伊朗的核計劃推遲了幾個月。他表示:“我們目前的評估是,伊朗核計劃的每一個環節都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他補充說:“我們所瞭解的核計劃已經被極大地推遲了,可能長達數月。”
儘管法國對伊朗鈾的可能位置有一些線索,但勒納爾在講話中強調,只有在聯合國原子能監督機構恢復在該國的檢查後,才能得到最終確認。然而,問題在於德黑蘭剛剛正式驅逐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檢查員。
勒納爾說:“我們有(關於其位置的)跡象,但我們不能確定——只要國際原子能機構不重新啓動其工作,我們就無法確定。這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國際原子能機構,我們將無法追蹤它(這些庫存)。”
伊朗官員指責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官員實際上是在刺探伊朗的核能計劃,祕密地將信息傳遞給特拉維夫和華盛頓,這有助於最近爲期12天的衝突中的目標定位。
勒納爾的評估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情報機構和軍方的觀點部分一致,因爲五角大樓發言人肖恩·帕內爾(Sean Parnell)上週五表示,這些空襲可能將伊朗的核野心推遲了一到兩年。
但特朗普政府一直聲稱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和伊斯法罕(Isfahan)等核設施已被摧毀,儘管有相互矛盾的報道和一些國際社會對他的說法的抵制。
其他西方官員表示,這僅僅是“數月延遲”。甚至一些美國情報官員也在CNN和紐約時報中被引述,給出了類似的評估。
美國軍方官員在公開聲明中也更加謹慎,這與他們的總司令在多個場合,包括在B-2轟炸機襲擊之夜,宣稱這些地點“完全被摧毀”和伊朗的核計劃“被抹去”的說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特朗普希望宣佈上個月以色列和德黑蘭之間衝突的成功停火,而且停火確實維持住了,但隨時可能再次爆發,例如:
Axios報道稱,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以色列正在爲進一步軍事行動做準備,以色列官員認爲特朗普可能會批準以色列再次發動襲擊。
該報道繼續說:“根據消息來源,其中一種情況是,伊朗試圖從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受損設施內部移走高濃縮鈾。”
長期以來一直有充分的猜測認爲,這些濃縮鈾儲備已經轉移,特別是在6月13日伊朗開始受到以色列戰機突襲的時候。這些儲備也可能被深埋在地下,即使是美國武庫中最具穿透力的鑽地炸彈也無法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