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檔雙強股 逆風吸金
台股26日高檔減碼力道加重,加權指數失守26K整數大關。短線行情震盪下,法人建議選股可關注籌碼、基本面雙強,並獲三大法人單周逆勢買超,且本益比低於大盤、上半年EPS優於去年同期的個股,共有鴻海、緯創等17檔,有望率先凝聚反攻動能。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指出,台股9月以來強勢走揚,惟近期已出現兩次超過6,000億元大量,籌碼高檔換手,空方力道漸增,加上國際股市陸續反映利空訊息,多頭行情暫且降溫修正,展望下周資金流向,會優先聚焦擁有業績題材支撐、估值回歸到合理位置的績優成長股。
據統計,盤面上符合三大法人單周買超逾千張、本益比低於大盤21.2倍,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較去年同期增加1成以上三項條件的個股,包括鴻海、緯創、廣達、日月光投控等17檔,挾帶法人逆勢卡位題材,股價表現可期。
群益投顧看好緯創表現,主因客戶拉貨時程變動,AI伺服器出貨量在9月預期將出現加速成長,並延續到第四季,後續營運動能值得期待;此外,第四季出貨動能將有望出現優於第二季的強勁成長;在PC產品線,則由於商業型機種較多及客戶市場布局影響,產品需求保持穩健成長。預料緯創下半年因匯率衝擊影響減緩,加上學習曲線爬升,帶動AI系統組裝良率提升,有利毛利率表現。
鴻海營運表現同樣受法人關注。摩根士丹利證券預估,公司今年GB系列伺服器出貨達2.76萬櫃,全年AI伺服器營收年增率可望超過170%,帶動全年營收突破兆元。三大法人近一周共敲進12.77萬張,回補力道強勁。
傳產部分,受惠全球各國相繼投資美國且美國出口關稅降至零,有利於美國本土的鋼鋁及汽車生產需求。未來美國本土汽車,半導體等產業產能增加,將帶動相關鋼、鋁需求。大成鋼德州廠持續擴產,預計第四季完工。後續德州廠仍將持續擴增上游產能,目標是將目前全部的產能都完成一貫化生產。隨新產能逐漸開出後,將可降低成本提高鋁製品的毛利率。(相關新聞見A2)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