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金屬

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10-17)

schedule 2025/10/17 16:32:03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滙豐銀行預計黃金牛市勢頭將延續至2026年

滙豐銀行在一份大宗商品展望報告中表示,黃金的上漲動能有望持續至2026年,其背後動力包括各國央行的強勁購金、美國持續的財政擔憂以及進一步貨幣寬鬆的預期。報告指出,黃金依然受到強勁投資者情緒和官方機構持續多元化配置的有力支撐。結構性和宏觀因素將推動金價上漲行情延續至2026年。報告強調,美國財政赤字問題是推動黃金需求的重要因素。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將黃金視爲對沖債務可持續性風險和美元潛在走弱的工具。滙豐還預計,央行購金需求將保持在高位,尤其是新興市場央行的持續買入構成關鍵支撐。該行表示,在地緣政治碎片化和降低對美元依賴的背景下,機構積累黃金的勢頭不太可能放緩。不過,滙豐也警告稱,如果美聯儲降息次數少於市場預期,黃金的上漲軌跡可能面臨阻力。

2. 澳新銀行:黃金本輪漲勢更多受結構性因素支撐,高位價格可能會維持更久

澳新銀行分析師表示,黃金的上漲行情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因爲這種貴金屬同時具備“風險對沖工具”和“戰略資產”的雙重屬性。不過,當前的強勁漲勢可能在短期內出現一定回調。分析師指出:“雖然市場常將本輪漲勢與上世紀80年代的金價高峯作比較,但本次上漲更多受到結構性因素支撐,意味著高位價格可能會維持更久。”澳新銀行目前預測,今年底金價將升至每盎司4400美元,並在2026年6月前後觸及峯值4600美元。不過分析師也補充道,隨著美聯儲結束寬鬆週期、美國經濟增長和貿易關稅前景逐漸明朗,2026年下半年金價可能會出現溫和回落。

3. 瑞銀:在新興市場中繼續給予中國股票超配評級

瑞銀全球新興市場股票首席策略師SunilTirumalai近日發表新興市場股票策略,稱在新興市場中繼續給予中國股票超配評級,相較於印度市場,該機構更看好中國股票。

4. 小摩、高盛預計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環比將下降

摩根大通和高盛的分析師估計,美國上週初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可能下降,但由於招聘乏力,許多人仍處於失業狀態。據他們估算,在截至10月11日的一週裏,各州初請失業金人數經季節性調整後從之前一週的23.5萬人降至21.7萬人。

5. 德銀調查:多數金融業人士擔憂美聯儲獨立性削弱

白宮近幾個月來對美聯儲施加了巨大壓力,而特朗普正爲明年任命新任美聯儲主席這一關鍵決定做準備。在此背景下,德意志銀行對62名金融業人士進行了調查,瞭解他們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認爲,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的獨立性很可能出現實質性削弱。”其中,41%的受訪者認爲這種情況“較有可能”,21%認爲“非常可能”。當被問及失去獨立性的潛在影響時,受訪者普遍預計,美聯儲基準利率將下降,GDP增長將加快,金融市場資產價格將上漲,同時通脹水平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6. 摩根大通:英國央行或於明年2月重啓降息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Morten Lund和Allan Monks在報告中表示,鑑於本週發佈的就業和GDP數據顯示英國經濟可能存在疲軟跡象,英國央行預計將在明年2月重啓降息。最新數據顯示,英國8月份GDP僅微弱增長0.1%。兩位經濟學家指出:“我們預計當前季度及2026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將略低於潛在增速。”據LSEG數據顯示,市場目前隱含英國央行2月降息的概率爲82%。

7. 荷蘭合作銀行:法德經濟憂慮或壓制歐元升勢

荷蘭合作銀行的Jane Foley在報告中表示,法國財政赤字問題及德國經濟增長乏力,可能削弱歐元短期內的上漲潛力。她指出,儘管歐元區經常賬戶盈餘在一定程度上對歐元形成支撐,但法國的財政困境“顯然不利於單一貨幣形象”。自春季以來,投機者已大幅押注歐元上漲,這使歐元更容易受到倉位調整的影響。此外,德國經濟增長幾乎停滯,財政改革需求仍然迫切。“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認爲歐元升至1.20美元的情形比市場共識預期更爲遙遠。”

中國

1. 銀河證券:四季度貨幣寬鬆或超預期

銀河證券指出,四季度貨幣寬鬆或超預期。三季度經濟數據有走弱跡象,市場又進入新一輪的政策等待週期,然而對於四季度降息落地並未形成一致預期。從內部來看有三條主線:一是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可能給中國出口帶來一定衝擊;二是四季度依然面臨物價低位運行的困難和挑戰,實際利率仍然偏高,有調降的必要性;三是配合財政政策協同發力,5000億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正在加速落地、1萬億元左右化債相關工具也可能在四季度落地。四季度貨幣政策的優先目標仍然是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貨幣寬鬆或超預期。央行有望“以我爲主”進行貨幣寬鬆,一方面實施10-20BP的降息,從而引導LPR下行,並傳導至貸款、存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重啓國債買賣。

2. 中金:維持歐元區經濟內需將緩慢復甦的判斷

中金研報稱,向前看,我們仍然維持歐元區經濟內需將緩慢復甦的判斷,主要得益於貨幣政策寬鬆的滯後影響和財政政策(包括國防)的逐步落地。我們認爲後續有兩個方面值得觀察:一是歐盟能否採取更有力度的改革措施。畢竟,要打破歐盟現有的經濟困境,財政政策是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歐盟的財政空間從根本上受制於其人口結構和增長前景,結構改革(如歐盟進一步的一體化、完善監管、促進資本市場等)是歐盟能否最大化發揮財政支出效益的關鍵。雖然目前歐盟針對改革的討論聲音越來越多,但現已採取的措施仍較少。二是消費的復甦能達到多大程度。雖然利率明顯下降,但歐元區的儲蓄率和儲蓄意願都維持在高位。新宏觀環境下,儲蓄率的上升到底是暫時的還是結構上的,仍然有待觀察。

3. 華泰證券:光通信板塊業績有望持續兌現

華泰證券指出,光通信板塊在海外與中國市場需求延續高增下,業績有望持續兌現,且產業鏈景氣度預計繼續呈擴散趨勢;IDC受益中國外智算中心需求增長有望迎來拐點;銅連接板塊業績有望在產能釋放下逐步兌現;光纖光纜景氣度有望逐步復甦。

4. 中信證券:測算9月理財規模環比下降8500億

中信證券研報稱,我們測算,2025年9月末,銀行理財規模環比下降8500億元,至32.11萬億元。主要源於季末支援母行考覈的季節性回撤,疊加國慶長假前投資者持現需求上升、權益市場分流資金等短期因素,回撤幅度大於2018-24年9月的回撤均值0.66萬億元,但低於2023-24年的均值1.1萬億元。進入10月後,隨著季末考覈壓力消解及雙節假期流動性需求回落,理財規模有望在月內實現修復。長期來看,低利率時代,“固收+”理財產品仍是理財規模增長的重要發力點,預計10月單月規模有望回升一萬億元以上,全年理財規模高點有望達到33.5萬億元以上。

5. 中信證券:預計10月單月理財規模有望回升一萬億元以上

中信證券研報稱,據測算,2025年9月末,銀行理財規模環比下降8500億元,至32.11萬億元。主要源於季末支援母行考覈的季節性回撤,疊加國慶長假前投資者持現需求上升、權益市場分流資金等短期因素,回撤幅度大於2018-24年9月的回撤均值0.66萬億元,但低於2023-24年的均值1.1萬億元。進入10月後,隨著季末考覈壓力消解及雙節假期流動性需求回落,理財規模有望在月內實現修復。長期來看,低利率時代,“固收+”理財產品仍是理財規模增長的重要發力點,預計10月單月規模有望回升一萬億元以上,全年理財規模高點有望達到33.5萬億元以上。

6. 華泰證券:充電樁“三年倍增”行動方案出臺,充電樁建設有望提速

華泰證券指出,10月15日,中國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方案指出要持續健全充電網絡,到2027年底中國全國範圍內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提供超3億千瓦的公共充電容量,滿足超過8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實現充電服務能力的翻倍增長。華泰證券認爲行動方案將大幅加速充電樁的建設,有望爲充電樁產業鏈公司提供業績增量,並帶動中國汽車電動化提速。推薦充電樁企業、充電模塊企業、充電運營企業,建議同步關注鋰電產業鏈企業。

7. 中信建投:光伏“反內卷”成爲當前行業核心矛盾,看好新技術迭代方向

中信建投指出,光伏產業鏈目前仍處於供需失衡狀態,行業後續核心矛盾仍在於“反內卷”推動產能出清。光伏“反內卷”目前主要包括整治低於成本價銷售、產能整合及淘汰落後產能。整治低於成本價銷售已取得顯著成效,硅料、硅片、電池價格逐步上漲,組件價格短期漲幅有限,後續順價情況需要重點關注。產能出清方面,多晶硅能耗新標準明顯收緊,預計後續可能是產能出清的重要手段。短期重點關注產能整合以及行業聯合控產力度,中信建投認爲行業供需扭轉仍需要看到產能政策力度超預期,板塊內部看好頭部主材企業,以及新技術方向(BC、TOPCon3.0、漿料)。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