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OMO到對追加保證金通知的恐懼,黃金的瘋狂之旅進入新階段
黃金今年迄今上漲54%,有望創下自1979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並在3月突破了3000美元、10月突破4000美元的一系列關鍵心理阻力位。
推動這輪漲勢的是政治緊張局勢和美國關稅不確定性,並導致最近又出現了一波害怕錯過(FOMO)的買盤。
世界黃金協會高級市場策略師裏德說,“漲勢的性質已經改變,現在由西方投資者推動,而不是過去兩年大部分時間裏更穩定的新興市場買家,這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即使推動黃金的因素看起來會持續下去。”
週一,黃金創下每盎司4381美元的紀錄,這是一年前很少有人預測的水平。前往下週在日本舉行的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會議的代表們一年前曾預測,到現在價格將達到2941美元。
在實現瞭如此多的重要里程碑後,金價週二下跌5%,創下五年來最陡峭的單日跌幅,衡量價格變化幅度的市場相對強弱指數(RSI)七週來首次從“超買”降至“正常”。
Julius Baer分析師Carsten Menke表示,“在如此急劇和陡峭的漲勢之後,盤整實際上並不罕見,應該被視爲健康的。黃金的基本面背景仍然有利。”
截至週一,黃金自9月美聯儲降息以來上漲了20%。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分析師的數據,這超過了黃金在最近幾次美聯儲寬鬆週期中的表現。
MKS PAMP金屬策略主管Nicky Shiels說:“在以往的週期中,美聯儲不會在美國股市創歷史新高、市場泡沫言論和通脹仍明顯高於目標時降息。看起來這個‘萬物泡沫’還有上漲空間,金價突破4500美元只會維持散戶的FOMO買盤。”
在過去兩年中,金價翻了一番,已超過MKS PAMP計算的1980年通脹調整後高點3590美元(當時名義高點爲850美元)。
警惕標普500指數上漲
市場專家們正密切關注標普500指數的上漲以及投資者資金同時流入黃金,他們注意到歷史上股市大幅調整曾迫使拋售包括黃金在內的避險資產的情況。
滙豐銀行分析師James Steel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部分的黃金購買是作爲對沖股市下跌的手段,股市的調整可能像過去那樣,在投資者尋求籌集現金或滿足追加保證金要求時引發多頭清算。”
央行與機構投資者
隨著過去一個月的指數級漲幅,新興市場央行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就能繼續推進它們的共同目標,增加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份額以實現多元化。
儘管央行購買量預計將在未來幾年保持高位,自2022年底以來一直支撐著黃金需求,但價格上漲自動增加了它們持有量的價值。
Shiels說,“這種想法也適用於長期機構投資者,他們可能正在達到投資組合閾值,需要降低風險並減少黃金持有量。”
分析師還警告稱,如果2026年投資者勢頭放緩,過剩的實物供應可能開始對價格構成壓力,因爲主要消費地區珠寶行業的需求正在下降。
根據貿易數據監測機構的數據,印度1月至7月的進口量下降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