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市場借貸成本從紀錄高位回落,白銀“逼空”大戰結束了?
倫敦白銀的借貸成本已從紀錄高位回落,這表明更多的流動性已重返市場,本月早些時候的“逼空”行情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外媒彙編的數據顯示,白銀租賃利率(即在倫敦市場借入白銀的年化成本)在10月9日飆升至34.9%的歷史最高點後,於本週一降至5.6%。
本月早些時候,倫敦白銀市場流動性匱乏,引發了一場全球範圍的貴金屬“爭奪戰”。由於倫敦的基準價格遠高於紐約,一些交易員採取了非同尋常的措施——預訂跨大西洋航班的貨運艙位來運輸銀條,以便從價差中獲利。這是一種成本高昂的選擇,通常只有黃金纔會採用這種運輸方式。
倫敦金銀市場協會首席執行官Ruth Crowell表示,這場歷史性的“逼空”行情已促使倫敦金銀市場協會考慮每週公佈白銀庫存水平,並稱白銀庫存將優先於黃金。倫敦市場上這兩種金屬的庫存目前每月公佈一次。更頻繁的數據更新將爲市場提供未來供應緊張的早期預警。
“優先處理白銀的原因在於,它一直是近期的市場焦點,”Crowell週一在日本京都舉行的全球貴金屬會議上表示。“任何時候只要涉及到黃金,就必須有英國央行的參與,每週公佈黃金庫存水平可能會是一個更漫長的過程。”
在創下自八月中旬以來的首次周度下跌後,黃金、白銀週一繼續跌超1%,原因是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削弱了市場的避險需求。
上週一,一場火爆的上漲行情曾將金價推至每盎司4380美元上方的歷史新高,但此後由於出現超買跡象,漲勢開始逆轉。
不過,金價今年以來仍上漲了55%,銀價漲超60%,央行的購買以及所謂的“貨幣貶值交易”——即投資者爲保護自己免受失控的預算赤字影響而避開主權債務和貨幣爲其提供了支撐。
Capital.com的高級金融市場分析師Kyle Rodda表示:“我們現在正迴歸到一個更加基本面的基礎上,一個更理性的市場。由於貿易進展,市場出現了一些條件反射式的反應,這比任何人預期的都要好,市場現在熱度已經消退,情緒正在趨於中性。黃金獲得如此多支持的原因是未來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前景。如果情況保持不變,黃金的上升趨勢應該會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