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7-02)
國外
1. 美銀:美股創新高之際遭遇客戶10周來最大淨賣出
美國銀行彙總的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創出新高的同時美國股市錄得了10周以來最大規模的淨賣出。美國銀行策略師Jill Carey Hall指出,賣出由機構客戶主導,對沖基金則是第二週賣出,私人客戶是六週以來第一次。他表示,客戶在八個板塊賣出股票,其中工業和房地產居首;這兩個板塊已連續四周出現資金流出。
2. 瑞銀:下調10年期美債收益率預測至4.10%
瑞銀下調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預期,因美國就業市場前景趨弱。該行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從此前預測的4.20%降至4.10%,止損位爲4.40%。策略師Reinout De Bock表示,如果本週公佈的美國就業數據疲弱,包括6月初請失業金人數和非農就業數據,美債收益率可能下跌。“如果失業率意外上升,利率將走低。”瑞銀押注美國國債曲線趨陡,即短期和長期收益率之差擴大。Tradeweb的數據顯示,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最新報4.199%,早些時候曾觸及兩個月低點4.191%。
3. 荷蘭銀行:債券期限溢價上升是全球現象
主要市場的債券期限溢價有所上升。荷蘭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自去年初以來,10年期日本國債的期限溢價已上升逾40個基點。在美國國債市場,由於對財政政策的擔憂加劇和政府經濟政策缺乏明確性,期限溢價大幅上升。同樣在德國,期限溢價在過去兩年有所上升,原因是市場消化了歐洲央行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以及德國政府宣佈刺激經濟計劃所導致的德國國債自由流通量上升。
4. 荷蘭國際:歐元區通脹壓力趨緩,儘管通脹率微升
荷蘭國際銀行全球宏觀主管Carsten Brzeski表示,儘管6月歐元區通脹率微升至2.0%(5月爲1.9%),但由於工資增長放緩和經濟持續疲軟,價格上行壓力已明顯減弱。他表示,服務業通脹在5月異常低迷後幾無反彈,商品需求仍然過於疲弱,難以立即形成消費者價格壓力。“在全球經濟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歐元區通脹竟能重回令人欣慰的平穩狀態,這確實有些出人意料。”但他同時警告,通脹飆升風險仍不容忽視,尤其是油價波動和貿易談判破裂可能引發的報復性關稅。
5. 德商銀行:歐元區通脹或隨油價回落而走低
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文森特·斯塔默指出,儘管6月歐元區通脹率達到了歐洲央行2%的目標,但在未來數月可能再度下滑。此前通脹回升主要受油價推動——以伊衝突升級曾導致油價短期暴漲逾10%。斯塔默表示,隨著月末油價回落,通脹率或將同步下行。但他同時指出,考慮到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歐洲央行本月晚些時候料將暫停行動。斯塔默補充道,由於關稅措施將抑制歐洲出口並對商品價格構成下行壓力,歐洲央行很可能在秋季實施降息。
6. 凱投宏觀:歐洲央行在下次降息問題上保持“微妙平衡”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Andrew Kenningham在一份報告中稱,隨著通脹持續降溫,歐洲央行政策制定者對最終降息的決定正陷入微妙權衡。儘管6月整體通脹率從5月的1.9%微升至2.0%,但核心通脹穩定在2.3%、服務業通脹僅小幅上升的狀況應能讓決策者稍感寬慰。Kenningham預測,基於油價回落預期,未來兩年多數時間內通脹或將維持在2%以下。“這一切都表明抗通脹戰役已基本獲勝,”Kenningham分析稱,“但正因如此,歐洲央行將面臨艱難抉擇——是否該爲這輪寬鬆週期畫上句號。”
7. 荷蘭國際:英國福利改革法案投票在即,英鎊面臨政治風險
荷蘭國際銀行析師Chris Turner指出,在英國工黨政府即將就福利改革法案進行投票之際,英鎊面臨政治風險。即便英國首相斯塔默已作出讓步,黨內仍可能出現反對聲浪。該法案二讀將於北京時間19:30左右在下議院啓動,最終投票預計在當地晚間進行。分析師預計,若法案遭否決,歐元兌英鎊可能升破0.8600關口。
國內
1. 中金:對港股短期宜適度降低倉位,要留好“子彈”等待後續時機
中金髮表港股策略報告表示,港股行業輪動的宏觀環境:“資金盛+資產荒=指數震盪+極致結構”,市場之所以呈現這種指數震盪,但結構行情活躍的特徵,是與整體經濟回報不足、存在結構性亮點、但資金又非常充裕這三個宏觀環境所決定的。對市場而言,恆指過去一個月一直處於該行給出的23,000至24,000點區間震盪,對應的風險溢價與計入樂觀情緒已經與去年10月初高點相當,因此想要進一步樂觀也需要更多催化劑。中金建議,投資者可以短期適度降低倉位,或切換到穩健分紅,預期較年初已明顯降溫的AI互聯網,等待後續時機。如果出現較大波動,反而可以更爲積極地介入,以更低的成本買回優質的資產,但前提是要留好“子彈”。
2. 中信證券:人民幣在金融資產投資、各國官方儲備資產等領域的提升空間較大
中信證券研報稱,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持續深化,支付、投資、融資和儲備功能均穩步提升,但與主流國際貨幣仍有差距。其中,人民幣在金融資產投資、全球各國官方儲備資產等領域的提升空間較大。展望未來,擴大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充分挖掘“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RCEP成員國等跨境支付需求、保持謹慎開放態度探索數字貨幣和穩定幣跨境支付等新方式和新技術應用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力重點。
3. 中信證券:AI拉動業績快速增長,通信板塊整體改善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2025Q2,通信公司業績預期分化,但總體較Q1改善。得益於北美AI需求爆發,光模塊龍頭業績預計快速增長,光器件及二線光模塊業績亦有望加速增長。國內算力需求持續改善,國內光模塊和交換機龍頭預計表現良好;AIDC板塊由於重資產特性,業績預計在25H2改善;國內傳統通信設備總體承壓。運營商業績總體穩健,增速預期較Q1提升。在深海建設拉動下,光纜海纜產業有望進入向上通道。物聯網模組景氣度延續,業績有望環比增長。重點推薦光模塊、AIDC、運營商、物聯網等細分龍頭。
4. 中信證券:政策支持創新藥發展,醫藥創新動能加速
中信證券研報稱,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中信證券認爲,我國創新藥發展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若干措施》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延續中信證券2025年下半年投資策略觀點,擁抱創新驅動和國際化+自主可控+院外營銷模式改革將是下半年相對更有確定性的佈局方向。考慮到創新藥板塊除海外斬獲外,新增國內政策大力支持,中信證券認爲醫藥真創新和真國際化時代將迎來回報,有望帶動板塊穩步向上。建議橫向維度上,下半年圍繞創新驅動和國際化+自主可控+院外營銷模式改革三個領域進行佈局,尤其是最具貝塔效應的創新藥領域。
5. 中泰證券:Q2末到Q3軟飲料行業迎來旺季催化
中泰證券研報表示,一季度飲料在快消品中保持領先增長,銷量景氣、價格承壓但好於其他品類,顯示其需求韌性。基本面支撐飲料在當前消費環境下防禦屬性強,年初以來軟飲料子板塊漲幅明顯跑贏食飲板塊。二季度末到三季度軟飲料行業迎來旺季催化,企業加大冰櫃陳列、新品發佈、終端促銷等活動,即將進入經營成色檢驗期,建議緊握行業龍頭。
6. 廣發證券:優質生豬養殖企業下半年有望繼續保持盈利
廣發證券研報表示,展望下半年,由於前期行業產能回升整體較爲溫和,估計生豬出欄量同比小幅增長,預計2025年下半年生豬均價14-16元/公斤,優質養殖企業有望繼續保持盈利。
7. 華泰證券:算力鏈高景氣延續,下半年AI眼鏡有望迎來拐點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展望2025年下半年電子板塊,建議關注: 1)大模型架構持續迭代,Scaling Law有望再次加速疊加推理需求的增長,有望延續算力鏈高景氣;2)自主可控方面,國內製造端先進工藝產能持續推進,關注新產能持續開出爲國產設備商帶來的國產化率提升機會;3)AI端側方面,下半年AI眼鏡有望迎來拐點,智駕領域在價格帶持續下探帶動下產業趨勢有望加速。
8. 華泰證券:看好傳媒行業在政策支持、技術迭代及產品週期下的結構性增長機會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看好傳媒行業在政策支持、技術迭代及產品週期下的結構性增長機會,具體包括:1)遊戲景氣度邊際改善,多家重點公司迎重磅產品週期;2)AI應用國內外Token消耗持續放量,看好AI agent、AI視頻多模態、AI玩具;3)我國IP衍生品市場快速發展,IP龍頭延伸產業鏈佈局,積極發展下游穀子;4)短劇出海星辰大海,收入高增,商業模式逐步清晰。
9. 國泰海通證券:固態電池產業迭代開啓,長期看好固態電池發展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表示,固態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夠滿足車端、低空、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特殊需求。當前半固態電池已實現裝車,產業化進程早於全固態電池。人形機器人、低空等成本敏感度相對較低的領域,固態電池應用早於車端。目前看固態電池行業產業化進程加速,迭代正式開啓,正在從0到1加速邁進。隨著固態電池性能不斷提升以及產業化加速落地,長期看好固態電池發展。
10. 申萬宏源:A股距離牛市啓動仍有一定差距,2026-27年將是A股牛市核心區間
當下行情距離牛市啓動仍有差距。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總量基本面預期偏弱。6月搶出口提前走弱,國內穩增長髮力重新成爲主要矛盾,市場擔心宏觀支撐力空窗期。結構性改善方面,科技中級別上漲,還欠缺重磅催化。新消費前期賺錢效應也已充分擴散,基本面新增變化也有限。科技和消費短期都屬於反彈行情。二、各類資金預期依然割裂,交易性資金活躍度提高,而關注基本面趨勢的投資者仍相對謹慎,這種割裂與2024年10月類似。中期來看,機構投資者賺錢效應累積仍不足,居民資金全面入市時機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