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市場一片大好?美國6月非農數據暗藏危機!
乍看之下,6月美國就業報告描繪了一幅經濟強勁的圖景:失業率創歷史新低,新增就業人數健康,工資增速持續跑贏通脹。但細讀數據會發現,這些光鮮數字的背後,隱藏著可能顛覆樂觀預期的隱患——而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正是其中最顯著的一點。
當月新增14.7萬個就業崗位,遠超11.75萬的市場預期,地方政府、教育、休閒娛樂及醫療保健等傳統穩定行業均呈現穩健增長。失業率更意外降至4.1%,優於預期的4.3%,這是自2021年10月疫情動盪時期以來的最佳表現。
就連常被詬病的月度修正值也帶來驚喜——4月和5月數據均獲上修,而此前報告中的歷史數據往往遭遇大幅下調(例如3月22.8萬的新增就業最終被下修10.8萬)。
然而越過表層數據,6月報告顯露的真相逐漸晦暗:
-
求職難度正在攀升:平均失業週期從21.8周延長至23周,失業超過27周者佔比升至23.3%,逼近三年高位。分析指出,特朗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時而加徵時而暫緩)導致衆多企業暫緩重大決策與支出,包括招聘計劃。
-
製造業持續萎縮:製造業就業人數連續第二個月下降,減少7000個崗位——這對特朗普標誌性的經濟優先事項而言,無疑是個“不明朗”的發展。
-
就業增長嚴重失衡:當月增長最強勁的領域,恰恰是受關稅影響最小的行業。
-
工時縮短暗藏玄機:6月平均周工時下降0.1小時至34.2小時。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經濟學家迪恩·貝克警示,這可能是勞動力需求減弱的先兆。
-
黑人失業率驟升:非裔美國人失業率從6%飆升至6.8%,創2022年1月以來新高。儘管該數據月度波動較大,但通常被視爲經濟疲軟信號。
-
女性加速退出勞動力市場:美國婦女法律中心指出,自1月以來淨流失33.8萬女性勞動者,而男性勞動者淨增18.3萬,顯示就業增長存在顯著性別差異。
-
工資增速放緩:6月平均時薪僅增長0.2%,年化增速從3.9%降至3.7%,低於經濟學家預期。
最令人費解的矛盾現象在於:失業率下降的同時,勞動力總量也在縮減——主要因上季度美國意外流失逾百萬外國出生勞動者。這種再平衡效應使得失業人數增加時,失業率仍能保持穩定甚至下降。
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大規模移民管控及針對性驅逐勞工的政策,正在剝奪企業近年來依賴的關鍵勞動力來源。
目前,美國就業市場仍在打破預期。但隨著特朗普設定的7月9日關稅談判最後期限臨近,企業與勞動者將持續籠罩在不確定性陰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