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設定八月最後通牒:若伊核協議未果,將全面恢復對伊朗制裁
據三位知情人士向Axios透露,美國國務卿馬克·魯比奧(Marco Rubio)本週一與法國、德國及英國外長舉行電話會議,各方一致同意將八月底設爲與伊朗達成核協議的事實性最後期限。
此次通話之所以關鍵,在於若屆時未能達成協議,歐洲三國將啓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該機制將自動恢復2015年伊核協議解除的所有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措施。這項當初爲應對伊朗違約行爲而設計的條款,其有效期將於今年十月截止。
由於啓動“快速恢復制裁”需要30天流程,歐洲國家希望趕在俄羅斯十月接任安理會輪值主席國前完成程序。
美歐官員視該機制爲雙保險:既是施壓德黑蘭的談判籌碼,也是外交失敗後的兜底方案。但伊朗堅稱恢復制裁缺乏法律依據,並威脅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作爲反制。
知情人士表示,魯比奧與歐洲同僚的這次通話旨在協調“快速恢復制裁”立場,並統一下階段對伊核外交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據其中兩位消息人士透露,歐洲國家計劃未來數週與伊朗接觸,傳遞明確信號——只要伊朗採取行動讓國際社會重拾對其核計劃的信心,仍可避免制裁。
這些行動可能包括:恢復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監督(該監督因美以襲擊伊朗核設施而中止),或移走儲存在相關設施中約400公斤純度60%的濃縮鈾。
幕後動態顯示,自伊以衝突結束後,特朗普政府一直試圖重啓新核協議談判。法德英及以色列部分官員曾擔憂,特朗普可能施壓歐洲暫緩制裁以免影響談判前景。
兩名以色列官員透露,內塔尼亞胡上週訪美時,曾向特朗普、魯比奧及白宮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提及此事。
內塔尼亞胡要求特朗普不要阻撓制裁,並告知維特科夫:美國應向伊朗明確表態,若想達成協議避免聯合國制裁,留給他們的時間所剩無幾。
“我們感覺到特朗普團隊認同我方立場。”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
美國高級官員證實,特朗普政府支持啓動制裁機制,視其爲對伊談判的重要槓桿。該官員坦言,特朗普對伊朗至今拒絕重返談判桌深感失望。
維特科夫已向伊方明確表示,未來任何談判都必須是直接對話而非第三方斡旋,以避免誤解並加速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