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若強撤鮑威爾,將引爆何種金融海嘯?
特朗普對鮑威爾持續施壓,再次攪動市場,並引發一個關鍵問題:若這位總統真的解僱身處困境的美聯儲主席,後續將發生什麼?
此舉在美國史上尚無先例,幾乎必定會引發一場牽動華盛頓和華爾街的標誌性訴訟,最終由美國最高法院裁決。
最新風波爆發於7月16日,有報道稱特朗普可能很快對鮑威爾採取行動。這位美聯儲主席因未聽從降息呼籲而長期處於總統的瞄準鏡下。特朗普隨後否認報道,稱鮑威爾被撤換“極不可能,除非他因欺詐必須離職”。
這指向美聯儲總部裝修費用超支問題,特朗普及其盟友正聚焦此事,試圖作爲“正當理由”解僱鮑威爾的依據。《聯邦儲備法》第10條規定,美聯儲理事會成員(包括主席)可因“正當理由”被撤職。但費用超支是否構成此類不當行爲,對法院將是全新課題。
若特朗普解僱鮑威爾,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
解僱將立即生效,但鮑威爾很可能立即向華盛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頒佈禁令在訴訟期間恢復其職位。雙方將提交案情摘要,鮑威爾將有機會證明解僱不具正當性。
法官可能舉行聽證會後再裁決是否頒佈禁令。結果可能取決於鮑威爾能否說服法官:若不維持現狀,他和美聯儲將在訴訟期間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害”。
禁令裁決至關重要,因爲案件實際審理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更久。若鮑威爾的禁令請求被拒,解僱將繼續有效,美聯儲副主席將代行主席職責。現任副主席菲利普·傑斐遜(Philip Jefferson)由拜登於2022年提名進入美聯儲理事會,而鮑威爾則是特朗普在2017年首個總統任期內提名的主席。
若禁令獲準,鮑威爾可在訴訟期間留任。任何一方均可上訴,意味著聯邦上訴法院合議庭將介入,最終可能訴至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對禁令的裁決很可能成爲終局判決。雖然敗訴方可繼續訴訟,但大法官們後續自我推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若案件訴至最高法院,可能如何裁決?
最高法院5月的判決顯示,特朗普不能無故解僱鮑威爾。在允許特朗普無需理由解僱其他兩家機構官員時,多數大法官明確表示該判決不意味著總統對美聯儲擁有類似權力。法院稱美聯儲是“結構獨特、準私人的實體”。
不過裁決仍保留以“正當理由”解僱鮑威爾的可能性。若案件訴至最高法院,特朗普的“勝訴紀錄”可能使其佔據優勢。保守派佔絕對多數的最高法院屢次拒絕質疑特朗普的判斷,去年授予總統廣泛刑事豁免權,今年又批準多項請求允許其面臨法律挑戰的政策生效。
“他們正在爲特朗普讓路,”波士頓大學研究總統權力的法學教授傑德·舒格曼(Jed Shugerman)表示。
肯塔基大學法學院行政權力專家喬納森·肖布(Jonathan Shaub)指出,即使下級法院或最高法院認定特朗普違法解僱鮑威爾,鮑威爾也未必能保住職位。
他援引兩個跡象:一、6月27日關於特朗普限制出生公民權政策的裁決中,最高法院限制了聯邦法官提供“公平救濟”的權力。所謂“公平救濟”是指法院命令一方採取或停止某種行爲,而非通過支付賠償金來解決訴訟。
二、大法官尼爾·戈薩奇(Neil Gorsuch)今年早些時候的意見書暗示,法院不宜恢復高級官員職位。
案件關鍵爭議點是什麼?
這將取決於特朗普提出的理由。若總統以“正當理由”指控鮑威爾管理美聯儲總部裝修不當,案件可能聚焦該項目的細節及導致費用超支的決策者。
界定“正當理由”的法律通常包含三種情形:效率低下、翫忽職守和職務不當行爲(即履職中的過錯)。這些源自一個多世紀前國會的術語尚無明確定義。法官需根據雙方論證,判定鮑威爾在裝修超支中的角色是否構成其中任何一種。
但明確的法律先例寥寥無幾。最高法院從未審理過總統是否有充分“正當理由”解僱官員的案件。
“我們從未檢驗過這類法規,尤其在美聯儲背景下,”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最高法院與行政體系的學者亞當·懷特(Adam White)表示。
哥倫比亞法學院講師簡·曼納斯(Jane Manners)和列夫·梅南德(Lev Menand)的研究報告指出,此處的“效率低下”指“無能官員導致的政府行政浪費”,“職務不當行爲”是“履職中造成他人損害的過錯行爲”,“翫忽職守”則是“未履行職責造成他人損害”。
如何適用“正當理由”標準,將由法院在鮑威爾的訴訟中裁定。
美聯儲裝修項目的問題何在?
美聯儲正進行其華盛頓兩棟主樓自1930年代建成後的首次大規模翻修。美聯儲表示該項目旨在通過整合運營來降低長期成本。
翻修計劃於2017年首次獲美聯儲理事會批準,此後預算不斷膨脹。根據美聯儲2025年預算文件,項目總成本預估已從2023年的19億美元增至25億美元。
美聯儲將預算增長主要歸因於:與審查機構協商後的設計變更、預估與實際成本差異,以及發現石棉超標等意外情況。
多位特朗普盟友緊盯此事,試圖構建解僱鮑威爾的理由。聯邦住房金融管理局局長比爾·普爾特(Bill Pulte)未提供細節便指控鮑威爾在6月25日參議院聽證會上就項目細節撒謊,稱這構成“正當理由”解僱,呼籲國會調查。美聯儲官員表示鮑威爾的陳述屬實。
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拉塞爾·沃特(Russell Vought)7月10日在社交媒體稱該翻修是“鋪張浪費的全面改造”。特朗普則表示應調查鮑威爾在裝修中的“欺詐行爲”。
應鮑威爾要求,美聯儲監察長已對項目成本增長啓動調查。
若鮑威爾被撤換,新主席多久能就任?
新主席需經特朗普提名並由參議院確認,這一過程通常需數週乃至數月。在此期間,《聯邦儲備法》規定副主席“在主席缺席時履行職責”。
鮑威爾被解僱對利率意味著什麼?
撤換美聯儲主席未必能解決特朗普與央行的主要矛盾。他想要降息,但新主席無法獨斷專行。利率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設定,目前由鮑威爾領導。
FOMC可自行選舉主席,通常由美聯儲主席擔任,但也可由委員會其他18位政策制定者之一出任。19位成員均參與FOMC會議,12位擁有投票權。這意味著新主席需提出合理理由說服其他成員支持降息。
鮑威爾被解僱將如何衝擊金融市場?
投資者看重美聯儲的獨立地位。失去獨立性,央行控制通脹的承諾將失去公信力。通脹預期上升會極大改變金融資產價格。
彭博社報道特朗普可能解僱鮑威爾後30分鐘內:標普500指數下跌1%,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10個基點,彭博美元即期指數下跌1.2%。
彭博經濟研究的安娜·王(Anna Wong)指出,若特朗普真的解僱美聯儲主席,最終將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和通脹頑固。